电影观感九十六——秦淮河的女人

当初《金陵十三钗》上映时,我还没大学毕业,看了同学的“抢鲜版”,像是在电影院里偷偷录下来的,画面很模糊,还有观众的声音。看完之后觉得很可惜,影片没拿到奥斯卡,也没取得爆棚的票房成绩。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终于我也不再年少,甚至初尝衰老的滋味。从这部片子里出来的演员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些素人走上了演艺道路,比如倪妮和张歆怡,还有一些人拍完戏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中。
故事发生在南京,日军蹂躏中华国土,屠杀无辜百姓,废墟之中的教堂像一座孤岛,死海之中的人——教会学校的女学生、秦淮河的女人、伪神父、负隅抵抗的战士……争前恐后地来到这里寻求一条活路,他们的身份在生死面前发生了转移,秦淮河的女人曾经是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放荡不羁的收殓师在战争中变成了一个守护正义的卫士,所有人的命运悄然发生转移。
书娟的眼睛很有感染力,是全片的视角。不知为什么再看这部电影,我觉得倪妮饰演的玉墨虽然非常惊艳,为了角色接受了长期的全面的训练,但是,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对戏的时候气场有点弱,英文台词太流畅,在表情达意上不够,欠点火候,没有演出秦淮河女人骨子里的风骚俏丽,倒是在最后装扮成女学生的时候才让人觉得这就是她本来的样子。作为出道作品,能够驾驭这样的角色已经很不容易了。
电影后半段女性角色依然都是人物群像似的存在,他们的成长变化主要在推动剧情发展,只有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角色,随着剧情发展有明显成长和转变,因为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需要他保护,对他说“You can!”。他从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变成一个去主动保护弱者的战士。
最后,女人们装扮成女学生被送上卡车,整个故事有种非常强烈的无力感,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韩国影片《追击者》,拼劲全力都逃不开杀人犯的追击,做什么都是徒劳的。除了男女主角的英文对话部分,我都调成静音,只看画面,在国仇家恨面前,真的可以激发出很多很多复杂的情感,真的不能承受这么沉重的历史。
妓女们临行前给女学生们唱了一曲《秦淮景》,女人们从教堂的光芒中走过来,和唱诗班的女学生一样圣洁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