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旋覆花代赭石汤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伤寒】旋覆代赭石汤方
张仲景&倪海厦 修田哥哥资料库 昨天 一七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一个人伤寒,发汗,若吐,只有心下痞鞭,噫气,没有其他症状,单纯的噫气 ...
-
经方:旋覆代赭汤(胃酸反逆)
旋覆代赭汤 [原文]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作者]张仲景[出自]&l ...
-
伤寒论113方速查(很强大)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
-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1.桂枝汤 5味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
-
【中医】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八月阅读排行榜 [西医]解剖学大图版 [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 [中医]中医治病法则120条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表[内附口诀] [中医]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 [中 ...
-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
-
干货分享: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导读:本文总结了<伤寒论>113方方药组成与煎煮方法服药禁忌等,且后附有汉代方剂剂量与现代的换算.值得收藏与分享!经方是我们中医人的财富,不可弃之如草芥,亦不可束之以高阁!有老师感叹,现在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与甘草,温补阳气能解表: 太阳伤寒阳虚证,心肾水气亦能调.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温补阳气,解表散邪. 主治:①太阳伤寒兼阳气不足证.症见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心悸,或胸满,或腰酸腿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发热恶寒脉反沉,温阳解表效非常. 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功效:温壮阳气,解表散寒. 主治:太阳伤寒兼少阴阳虚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手足逆冷,舌质淡,苔白,脉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用生姜,参桂铅丹苓大黄: 半夏黄芩大枣入,安神泻热并通阳. 组成: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主治:少阳邪郁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小便不利头汗出,清胆化饮功效强. 组成: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黄苓.牡蛎.甘草. 功效: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主治:①胆热夹饮证.症见胸胁满或疼痛,小便不利,口渴,或干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