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中,为什么说如果朱允炆不逃,朱棣不会杀他?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你这是有泼天的胆子啊,朱棣:我这皇帝是被逼上的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发生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走向了一条多少人想走却不敢走的道路--谋反.朱棣是明太 ...
-
明朝藩王为何成为被圈养高级动物?问题出在朱棣和朱允炆叔侄身上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明朝的藩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存在,诸王虽分封,却不领土地人口,虽爵位尊贵,却对于地方没有管理权限,只是领取俸禄而不治事,无论在地方上还是 ...
-
燕王朱棣智取宁王朱权
在如今的宁城县境内几乎已经没有了明朝宁王朱权的任何蛛丝马迹了,但现在生活在那里的许多人又都能够说上几句与宁王有关的一些往事.由此可见,这位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对本地的影响之深. <明通鉴>记载 ...
-
方孝孺“灭十族”之思考
作者:石 墨 本文 序言 方孝孺何许人也﹖而委之幽渺难测的"天道"是什么?﹗(摘自<古文观止注评>,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方孝孺定格在"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
-
明成祖朱棣的子孙
明成祖朱棣的子孙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128个孙子和小三百的曾孙,朱棣只有3个儿子,23个孙子和21个曾孙. 1.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房:14人 ·宣宗章皇帝朱瞻基2子 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享年38 ...
-
朱元璋为何要害死亲皇孙?因死前喊5个字,数万人跟着陪葬
明朝传奇的历史人物,就非提到朱元璋,但英明一生却也没想到死前的一句话,却让数万人跟着陪葬. 因为朱元璋想传位给爱孙朱允炆,但深谋远虑的朱元璋,知道这样做一定会有人反对,为替朱允炆铺路,他连死前都在担心 ...
-
朱棣的正名计划(上):请叫我皇帝陛下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的一天,朱棣正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不久之前这里还属于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随着历时四年之久的"叔侄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建文帝输掉了一切,包括他的皇位 ...
-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好的李景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那么不堪?
朱元璋并没有看走眼,李景隆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是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大有"内奸"的嫌疑.笔者打算从李景隆的出身,他和朱棣的关系,以及靖难中的实际表现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聊一聊他究竟 ...
-
长兴侯耿炳文:镇守长兴多年,靖难之役中真定之战后结局成谜
长兴侯耿炳文:镇守长兴多年,靖难之役中真定之战后结局成谜
-
靖难之役中,盛庸曾多次打败朱棣,他的最终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是明朝的夺嫡之战,朱棣通过此役夺得皇位,成为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大肆屠杀,残忍至极,并创造了许多新词,如"诛十族" 和"瓜蔓抄"等 ...
-
靖难之役中为何朱棣会赢?除了他自身和舆论外,还有3点很重要
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王宣布起兵,援引"祖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以"靖难"为名争夺皇位的战争.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 ...
-
如果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失败,明朝历史能否改写?会出现哪些后果?
文/格瓦拉同志 "靖难之役"在明朝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朱棣在推翻侄儿建文帝后,如愿以偿地当上皇帝,并在任内取得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成就.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还是禁不住会猜想,如 ...
-
梅殷:朱元璋的女婿,靖难之役中羞辱朱棣,最终离奇溺毙
在我国历史上,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由于皇太子朱标早已去世,作为皇太孙的朱允炆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然而,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对于这个结果却十分不满,再加上朱允 ...
-
“靖难之役”是如何打的?为什么弱小的朱棣最终会“逆鳞”成功?
历史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靖难之役"是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历时四年之久,最后以朱棣 ...
-
参与靖难之役的朵颜三卫是什么来历,为何朱棣北伐要攻打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也叫兀良哈三卫,分别是: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这是明朝对他们的称呼,朵颜三卫的前身是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及附近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主要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札剌亦儿部等.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