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服务队新疆是彭斌的宝地,他从这里攀抵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五年后,世界无人机大会授予彭斌全球无人机贡献奖;同年,他作为行业标杆出席“未来农场计划”发布会,提出无人机农业应用的新观点,首次提出将物联网和测绘技术融合到农业中,以更好地为农户服务。田野上的坚守与耕耘终于在13年后结出硕大的果实,彭斌在农业科技的赛道上脱颖而出、一骑绝尘,让该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花落极飞。在研发的产品中,彭斌都注入了哪些心血?这些产品都有哪些亮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藏于彭斌行走于田野间的脚印里。无人机工程师爱上“务农”农业无人机其实是彭斌的一条突围之路——比大疆晚成立一年的极飞想要在无人机行业里站稳脚跟,必须要寻找新的落脚点。曾经,彭斌尝试过物流行业,但是在业务发展与研发的过程中,彭斌意识到改变物流行业的是大数据、是仓库里的分拣机器人,并不是无人机,且无人机续航载重能力有限,无法保证长途运输。彭斌由此得出——要为行业找技术,而不是为技术找行业。沿着这样的思路出发,彭斌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农业市场,这一次他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而是选择All in 。在七年前,用无人机“务农”这件事听起来并不靠谱,无人机投入到智慧农业的风险、前景、收益是不可预知的。给彭斌坚定力量的是田地间的一句标语——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行业的改善迫切需要科技来实现,更迫切需要无人化技术。”选准了落脚的赛道后,彭斌一分钟都没有耽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事业。彭斌是个行动派,在确定了“为行业找技术”的思路后,就把研发团队拉去了新疆的农地里,让每个人与庄稼亲密接触,充分了解农田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研发出接地气、皮实耐造的智能农用机。”彭斌给产品的定位是“能解决问题”,因此多年来一直持续关注农业市场的行业研究,上通高校、研究机构,下至田间、地头工作调研,同时保持与用户的紧密沟通,及时了解产品反馈——这让彭斌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科技企业老板,而是一个热衷务农的产品经理。研发出新产品后,彭斌往往会亲自上阵演练,解决不了实际需求就火速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