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宋德珠艺术流派形成研究

(0)

相关推荐

  • 衣钵真传也要发展:宋丹菊的表演和她的艺术审美

    一.流派流长,前进不止 戏曲程式是戏曲表演的特殊形式,它渗透着我国民族的审美意识.流派又是在程式中化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创造:这些都不是不受内容制约的.戏曲流派的创造,并不是单线的衣钵真传,他要向其他流派 ...

  • 李文才:京剧龙套讲究多(一)龙套艺术综述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一) 龙套艺术综述 中国戏曲中的龙套艺术,是所有舞台表演艺术门类中独一无二的.它是构成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 ...

  • 王家熙:宋德珠《扈家庄》令人“震惊”

    宋德珠先生 我从幼年在天津读小学的时候,就很注意"四小名旦"的演出,但五十年代初以来,宋德珠先生因体质不佳,到津演出没有张君秋.毛世来那么多,可是1955年之前,我还是追踪看到了他 ...

  • 手工装裱也有程式可循,有时就如戏曲表演程式,你一定也能学会的

    手工装裱也有程式可循,有时就如戏曲表演程式,你一定也能学会的

  • 宋德珠:言传身教忆程师

    我的老师--敬爱的程砚秋先生已经逝去二十二年了.我这个四十多年前的小学生,如今也成了年逾花甲的老头子了.半生蹉跎,欣逢治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不论是风雨如晦的岁月,还是否极泰来的时日,每当忆及老师的 ...

  • 流派千秋与流派积弊——中国戏曲世纪回顾与展望

    (作者:吴乾洁) 在二十世纪的百年间,于戏曲的长足发展中,戏曲流派问题无疑是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之一.继承前代的创造,此阶段的前期就呈现出戏曲表演流派勃兴的态势,诸美纷呈,竞展姿容.戏曲艺术由此步入了繁华 ...

  • 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必须摆正

    戏曲也是戏剧的一个品种,戏剧是综合艺术,并以表演艺术为中心!所有综合手段均为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服务! 能成为"角儿"的演员必定是优秀演员,但仅"角儿"个人能演出吗 ...

  • 宋德珠《扈家庄》令人“震惊”

    宋德珠先生 我从幼年在天津读小学的时候,就很注意"四小名旦"的演出,但五十年代初以来,宋德珠先生因体质不佳,到津演出没有张君秋.毛世来那么多,可是1955年之前,我还是追踪看到了他 ...

  • 黄蜚秋:忆宋德珠

    德沛梨园一代师  珠联璧合唱新词 功名显达峥嵘月  力挽狂澜衰病时 艺圃耕耘黄菊老  坛台设帐育新枝 惊人美誉传今古  绝代风流燕赵儿 远在四十年代初已经驰誉南北的四小名旦之一的宋德珠先生,原籍天津, ...

  • 宋德珠:我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艺的日子(节选)

         宋德珠口述   汪效倚记录整理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一九三0年九月一日开学起, 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停办止, 历时十年零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 它培养出了一大批比较出色的演员, 形 ...

  • 京剧:宋德珠《扈家庄》令人“震惊”

    宋德珠先生 我从幼年在天津读小学的时候,就很注意"四小名旦"的演出,但五十年代初以来,宋德珠先生因体质不佳,到津演出没有张君秋.毛世来那么多,可是1955年之前,我还是追踪看到了他 ...

  • 【连载七】梨园往事:尚小云、马连良、宋德珠往事三则

    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 在京剧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享名是早于程.荀的. 尚小云(1899--1976)字绮霞,河北冀州人,三乐班坐科,原习武生,后改习青衣,曾问号称'老夫子'的青衣名角陈德霖学艺,专攻青衣 ...

  • 王金璐:我和宋德珠师兄演《平阳公主》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来源:京剧道场) 翁偶虹先生与王金璐(左一).宋德珠(右二) 我和宋德珠师兄演<平阳公主> 王金璐 在我们中华戏校迁到北校(椅子胡同)不久, 听说有一出新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