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案件中的“独立辩护”
相关推荐
-
【刑事实务】丁风 黄艳:认罪认罚实务操作手册(77问)
刑事法库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刑事辩护参考 ,作者丁风 黄艳 刑事辩护参考告诉你如何识别刑事风险.处理刑事诉讼 [刑事法库]创办宗旨 传播刑事领域理论热点,分享办案实务经验技巧 总结类案裁判规则要旨, ...
-
徐晓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有效辩护之道
徐晓明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包括"认罪从宽"与"认罚从宽"两部分.认罪从宽是我国一项长期实践并行之有效的司法制度 ...
-
争议:认罪认罚案件是否允许无罪辩护?
听说过因辩护人无罪辩护,公诉人当庭单方撤回认罪认罚具结书的传闻,但发生到自己的案子里,还是第一次: 开庭,被告人认罪认罚,对基本事实无异议:辩护人对基本事实无异议,但认为不构成犯罪.公诉人遂单方撤回认 ...
-
刑事辩护与认罪认罚的“异化”(二)
认罪认罚制度,自其"出生"以来被讨论得太多了,有赞有批,但面对现实的刑事个案,其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观念及操作上的事情,"异化"得让人手足无措,这显然是与认 ...
-
尚权推荐丨马丽敏:辩护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巧妙适用
引言 2016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6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
-
认罪认罚具结书撰写方法(附样板)
作者:黄程芳(厦门市湖里区检察院). 来源:节选自<如何撰写认罪认罚具结书>一文,载<人民检察>2021年第11期. 一.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意义 (法官隔壁转载时将文章开头及第一 ...
-
志言|对幅度量刑建议还是精确量刑的一点新思考
最初,我是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应当提精准量刑建议的坚定支持者.一是检察机关的精确量刑建议不仅可以带来诉讼预期的确定性,而且犯罪嫌疑人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作出选择能够增加其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二是如果法 ...
-
志言|要高度重视认罪认罚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减损
言 志 说 法 和你一起 聊聊法律中 的故事 01 问题的提出:制度设置存在的潜在逻辑冲突 2020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l ...
-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刑辩网 一直专注刑事辩护理论前沿.办案实务技巧.企业合规研究.刑事风险防控,为您提供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刑事专业服务! 公众号 来源:<北外法学>,2021年第1期(总第五期).作者: ...
-
【刑辩实务】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自2018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之日起,我国正式建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该制度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一项重要权 ...
-
上诉不加刑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适用研究
自从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确立了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原则后,全国各地检察院开始对被告人 ...
-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六大量刑问题
一.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的三个认识误区 (一)确定刑量刑建议侵犯了法院的审判权 1.确定刑量刑建议仍是求刑权,并未侵犯审判权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无论是确定刑量刑建议,还是幅度刑量刑建议, ...
-
【每日】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六大量刑问题
昨天 一.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议的三个认识误区 (一)确定刑量刑建议侵犯了法院的审判权 1.确定刑量刑建议仍是求刑权,并未侵犯审判权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无论是确定刑量刑建议,还是幅度刑量刑 ...
-
认罪认罚案件中调整量刑建议的问题研究
庆一恒 实务洞察 7月6日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超过85%. 近日,笔者看到刘哲的一篇题为<建议调整量刑建议,应该如何建议?>的文章.文章中透露出检察机关在 ...
-
认罪认罚案件中针对上诉提出抗诉的,如何处理
认罪认罚案件中针对上诉提出抗诉的,如何处理? 梁健 叶历来 河南韬涵律师事务所 6天前 来源:说刑品案 作者:梁健 叶历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西南政法大学) 裁判要旨 对被告人一审判决前认罪认罚, ...
-
【刑事判例】认罪认罚案件中针对上诉提出抗诉的,如何处理?
裁判要旨 对被告人一审判决前认罪认罚,一审判决后提出上诉,检察机关因被告人上诉而提出抗诉的案件,二审不宜一刀切处理,而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对于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正确,量 ...
-
认罪认罚案件中针对上诉提出抗诉的,如何处理?
裁判要旨 对被告人一审判决前认罪认罚,一审判决后提出上诉,检察机关因被告人上诉而提出抗诉的案件,二审不宜一刀切处理,而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处理.对于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正确,量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