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林——那年,雷山的那场演出

永远的铁道兵

那年,雷山的那场演出

文/八师周其林

写字桌上放着从黔东南州,战友李卫成寄来的[记载乡愁]攝影画册。画册中,记载了黔东南州生活的苗、侗、布依等33个民族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民族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地域特色。

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一页页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一张张喜笑颜开的笑脸,让人惊叹,让人感慨。感叹改革开放为黔东南带来腾飞的经济发展,为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披上华丽新装。

翻到雷山县那册页时,52年前记忆就在成片烟圈中隔空复燃了。1969年冬季,铁8师在黔东南州征兵,征兵任务为3460员。为配合征兵工作,我奉命带领37团宣传队在黔东南州15个(市)县,进行近一个月的巡迴演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湘桂接壤。境内生活着苗、侗、汉、布依等3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囗79.8%。苗族侗族人口占72%。州内自然生态得天独厚,地薄物贫,但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对解放军尤为尊敬和爱戴。

我们从凯里出发,分别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天柱、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等15个县进行巡迴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

那天到雷山县已是下午,大家不顾路途疲劳,直奔县广场演出地佈置搭台灯光及熟悉场地。晚饭后,寒冬的天空漆黑一片,广场上已坐满近千观众。多种服饰,脆脆的嗓音,有的还背着背篓和小孩,热闹非凡。还没演出,大家已被热情洋溢的气氛所感染。在征兵办同志讲话后,晚会大幕徐徐拉开,演出开始。合唱、快板书、民乐合奏、男声小合唱、新疆舞、手风琴独奏、二胡齐奏等一个个节目的精彩表演赢得雷鸣般掌声。一位名叫安长贵的战士在抖动绸带时突然昏倒在地。我急忙叫人顶替,将昏倒的战士送往医院。演出继续进行,台下的观众都露出焦虑状态。演出结束,很多群众担心着战士的安危,久久不忍离去。

安长贵战友是因为连日演出疲劳过度而引起突然晕厥,送医院后,医生告知多休息无大碍。当晚10时多,宣传队驻地来了10多位群众,他们手捧鸡蛋、水果等前来看望安长贵战士。次日上午,不少单位敲锣打鼓,打着红旗,举着大红纸写的慰问信,来到驻地门口。还有不少群众背着背篓,装着老母鸡,提着南瓜等前来慰问。一名战士在演出中晕倒,却惊动了全县群众关注。大家被雷山县人民的深情感动,好多战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场演出引起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军民鱼水情深深刻在心中。当时,在州征兵办公室工作的李卫成听到这感人事迹后,感动得当场报名投笔从戎。负责征兵的37团袁呈喜干事说:"小李你当兵一月才6元钱(李卫成中师毕业在学校任教,工资30元)。你再考虑考虑。李卫成当即回答:"我当兵不为钱,只为保国卫家"。李卫成入伍后,一直在宣传股,复员后在州教育局工作。现任黔东南州战友联谊会会长。

52年一晃而过,当年这批贵州兵为成昆、襄渝、沙通线早日通车,奋战在万水千山,戈壁荒漠,如今也都是白发老人了。每当战友聚会时,总会谈起当年这难忘一幕。定居在加拿大的队长张宝贵微信传来感慨:凯里接兵千里行,难忘岁月留真情。五十余年瞬息过,战友情愫驻灵魂 "。

回顾旧地一一雷山,空气充满甜香和灵气,瞬间又回到军民鱼水情。年迈之际,终将以白发重拾往事,走进那万水千山。

作者:周其林 当年曾任铁八师三十七团宣传股股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