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飘忽不定的原因已找到,强行压价只是其一,它才是幕后主因

从最近半个月的猪价走势来看,猪价已经从此前的持续下跌转变成了“飘忽不定”,尤其是最近5、6天的时间猪价更是跌跌涨张毫无章法,这让有补栏或者卖猪的养猪户很是为难,猪是卖还是留,栏是补还是继续观望?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找到近期猪价飘忽不定的原因。

对于近期猪价走势的原因,业内有多个说法,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其一、屠企和养殖端的博弈。国内养殖行业屠企和养殖端的矛盾一直存在,二者就相当于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再加上屠企的承上启下,猪价越低屠企的利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所以屠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压价的机会,作为养殖端自然不会坐等“被宰”,猪价下跌后养殖户会挺价惜售,当前市场有部分养猪户抛售为屠企压价提供了动力,也有部分养猪户挺价倒逼猪价的上涨。而猪价的走势关键就要看是抛售的多还是惜售的多了,抛售的多猪价就要下跌,惜售的多猪价就上涨。

其二、消费者和养殖端的博弈。据权威媒体报道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了,而促使猪肉价格下降的一个关键就是养殖产能的恢复,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到2021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95%以上了,生猪存栏也在4亿头以上,而且养猪户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生猪出栏体重由此前的220-260斤增加到现在的260-300斤,每出栏一头猪就相当于多产出了400斤的猪肉。虽然猪肉多了,猪肉价格也降了,但是消费端并没有明显好转,这就导致养殖端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激烈。

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不少朋友都会认为猪价的飘忽不定就是由于养殖端在同消费者和屠企之间不断作斗争导致的,但其实最大的幕后主因是疾病同养殖端的斗争。

在2019年下半年由于养殖端找到了防控猪病的方法,让猪病一度走上了稳定的状态,在大家以为养殖端就此将会顺利发展下去的时候,市场上突然冒出了多种“新的病毒”,而这些新病毒的危害甚至比老病毒的危害还要大,不仅难以被发现,也难以清除和净化,如果猪场出现了这种新的病毒,猪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大面积发病和死亡,而是缓慢发病,甚至不发病,对猪场的危害也主要是引起母猪产死胎、弱仔、流产等繁殖障碍,目前市场上很多猪场内出现的病毒都是这种新型病毒,如果养猪户还采取以前老的方式进行处理,那只会让猪场进入慢性死亡的状态。

对于这种新型病毒的来源,专家的说法是自然变异的,但我想问的是作为大型DNA病毒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的变异病毒,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一些猪场偷偷给猪场打疫苗导致的,至于这些疫苗从哪里来的就不得而知了,而打疫苗的猪场大多数还都是规模化猪场,甚至还有一些集团化猪场,已经有不少企业因为受到这种疫苗毒的危害遭受巨大的损失了。实际上不仅这些打疫苗的猪场遭受损失,还让很多没有打苗的猪场一起遭了殃,作为国内生猪养殖顶梁柱的规模化猪场,他们犯的这种低级错误还要拉上散养户为他们一起买单实属不该。

目前,面对这种新型病毒最好的防控方法还是阻止其进入猪场,这就要求猪场做好生物安全,加强消毒,降低卖猪和买饲料的频率,以减少猪场同外界的接触。而在当下这种大环境下,最好的生物安全也不可能保证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始终一点不进入猪场,后面就是提高猪群的健康度,尽量维持猪群的健康,提高猪群的抗病力,这需要从药物防控、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