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水果刀冲向重机枪,1000多日本兵从战俘营越狱,出来后却傻眼了

二战后期,盟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鬼子虽然号称什么“武士道”精神,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惜命的,所以日军战俘越来越多。为了管理这些战俘,盟军在各地修建了战俘营,澳大利亚的考兰监狱就是其中之一。考兰监狱的战俘包括意大利人、日本人和德国人,最后这座监狱人数达到了两万多。

1943年,考拉监狱迎来了第一批战俘,其中有一个叫做丰岛一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是第一批战俘,他作为一个“老人”,后来的日本战俘很尊敬他。在加上他会用英语与澳军交流,逐渐变成了日军战俘中的核心人物,成为了日后战俘暴动的领导人。
那为何会日本战俘会越狱,是盟军对他们不好吗?当然不是,澳洲人民恪守国际人权道义,甚至都有些过分了。作为犯人,鬼子简直被宠上了天。
监狱为这些战俘修建了许多娱乐设施,比如说棒球场、足球场,在餐食上更是悉心照料,甚至为日本人买了他们喜欢吃的鱼,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这里也是惊的一批,能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但狼心狗肺的鬼子并不领情,而且,一向对战俘惨无人道的鬼子认为澳军的优待他们,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时刻警惕。

1944年,由于战俘的增多,考兰监狱承担不了了,盟军考虑后,决定将部分日本及其他战俘转移到其他战俘营。
得知这个消息的日本战俘再也坐不住了,具有严格等级观念的日军基层士兵害怕与长官分开,而军官身份的战俘则害怕澳军对其展开报复行为,两拨人一拍即合,决定先发制人,于是一千多人的“起义”队伍便集结完成。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们暴动了。战俘的领袖丰岛一带领众人冲向了营门,一千多人手拿各式各样的武器开始疯狂的扑向澳军。
武器?是不是很奇怪这些战俘哪里来的武器,这就要感谢澳军啦。这些武器不是别的,正是澳军发给日本人的餐刀、棒球棍、手套、床单。澳军看到自己精心为日本人准备的日常生活用品成为他们的暴动武器后,不知道作何感想。
惊慌失措的澳军开始端起机枪疯狂扫射,但有限的子弹怎么挡得住不顾生死的日本疯子,折损过半后,500多日军战俘冲出了监狱。

可出了监狱后,战俘们傻眼了。因为迎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更真切更残酷的死亡。因为考兰监狱建在戈壁上,冲出监狱的日本人面前,是一望无际的荒凉沙漠。不知道这些鬼子在越狱前怎么想的,难道他们越狱时没考虑过面临的困境么?
鬼子走投无路,最终被赶来的澳军绞杀。据事后统计,逃出来的五百余人其中231人死亡,108人受伤,其余的都被抓了回去。而澳军只损失4人。
这件事过后,澳军吸取了教训,对待日军变得严厉起来,只要看到有动作过激的日本人便当场射杀。当地居民也参与到这项行动中,凡事发现有越狱的人也以自主防卫为动机进行狙击。而仅存的日本战俘并没有因此消停,断断续续的反抗行为也在不间断地进行,直到二战结束后,考兰监狱才彻底关上了大门,荒诞的日本人也离开了这片圣洁之地。
转眼到今天,参观这些墓地的日本人层出不穷,死者并被奉为“英雄”吊唁。而不计前嫌的澳洲人竟也允许这些日本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祭奠曾经的敌人。对于外国人的思维,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