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石与高翰文——官僚资本的两个侧面
相关推荐
-
大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圣旨明明是给自己洗白,海瑞为何说皇上圣明?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10篇文章) 杨金水变疯之后,就在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数了整整十多天,终于等来了圣旨,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通过这份圣旨,赵贞吉至少获得了四个重要信息: 首先 ...
-
大明王朝:你我皆凡人,详解芸娘是如何对高翰文施展“仙人跳”?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7期--改稻为桑深度解析篇3: 前情回顾: 浙江毁堤淹田之后,朝廷派出了高翰文.海瑞.王用汲到浙江地方任职,以便实行高翰文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
-
大明王朝里面的招商引资:你看懂徽商跟浙江巡抚之间的博弈了吗?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91期: 上一期出了个小差错,纠正一下,赵吉来浙江是接任浙江巡抚,不是浙直总督,把胡宗宪给忽略了哪行. 一到任,他马上部署抓人以及处理沈一石家产的事,结果杨金水的 ...
-
大明王朝:沈一石留下的账册,揭开明朝嘉靖帝统治下的阴暗!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1期: 上一期提到了沈一石的死,他的死可以说是剧中的一个小高潮,让人倍感惋惜. 尤其是他留下的一封信,更是塑造了他有情有义,无可奈何,又悲催的形象: " ...
-
大明王朝:暴风雨前的郑泌昌和何茂才,想方设法处理沈一石财产
上一期提到了该剧的搞笑担当县丞田有禄,这个家伙精明到极点,硬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往海瑞手里塞了一份礼. 面对省里的来人,海瑞直接要求田有禄把那纸文书压下,并明确表示,只需要五天,五天后这份文书就是废纸 ...
-
大明王朝沈一石:空有浙江首富的头衔,一生替他人做嫁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已经成为哲学和经济学中的经典名言,但放入中国古代历史,这句话却并不那么管用! 在以农业为主导的中国历史中,士农工商一直是一种默认的社会秩序,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意识形态.百姓重 ...
-
大明王朝:嘉靖训严世蕃,吕芳就趁机进攻严世蕃?你可能误会了
嘉靖皇帝故意不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紧张气氛,给严嵩父子造成压力.这是审讯的惯用手段,更是嘉靖皇帝树立权威的常用办法.让你猜不到,让你看不透,你才会敬畏,才能老实. 而吕芳给出这句话以后,嘉靖皇帝明 ...
-
大明王朝人物志: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吕芳
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俗称"内相",自嘉靖元年便御前近侍,跟着嘉靖皇帝斗群臣.推新政.抗倭寇,眼睁睁看着这位天生的帝王一步步修炼成仙并长时间处在"孤 ...
-
清代后期南京民间丝织业的发展
清代后期,南京丝织业从繁荣趋于衰退.民间丝织业一度复苏,生产规模与产量比较平稳,经营方式主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以及自产自销,缎行通过牙人与生产者进行交易,政府在交易的过程中也扮演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民 ...
-
大明王朝:盲人老汉当着锦衣卫的面透露不愿改稻为桑真相!
在织造局晕倒在地的郑泌昌,睁眼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物竟然是锦衣卫,吓得魂都没了,赶紧起来回话,一口一个下官,把他的奴才嘴脸刻画的淋漓尽致. 毁堤淹田他让马宁远去干,处置通倭百姓他让海瑞去办,处置不执行 ...
-
大明王朝:明知道死路一条,仍然坚持前行的严嵩……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56期: 上一期讲到了嘉靖帝因为浙江丝绸商打着织造局牌子买田之事,找了严嵩和严世藩,一番较量之后.虽然表面上没有怪罪严嵩或严世藩,但其实已经拉开了"倒严 ...
-
大明王朝:第二次朝廷高层会议,嘉靖帝将“御下之术”发挥到极致
职场生活中,领导经常会给出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不怕你做错事,就怕你不做事",会不会做,是能力问题:但做不做,却是态度问题.另一句是"做错事不要紧,能有这个态度就很好&qu ...
-
严嵩:“一部二十一史都只诛灭九族,唯我大明朝可以诛灭十族!”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55期: 上一期提到了海瑞坚守淳安大牢,高翰文带着胡宗宪亲兵赶到,两个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无言中-- 由此"改稻为桑"国策基本宣告结束,下一步 ...
-
海瑞跟浙江首富沈一石的对决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57期: 上一期我们揭开了一个困扰大家多时的谜题,那就是严嵩明知道裕王是未来的皇帝,为什么不向他靠拢,却处处使绊子? 这就像一条船,刚刚起航的时候,有很多艘,也有 ...
-
大明王朝中沈一石明明喜欢芸娘,送给太监后,为什么要骂她贱?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25期: 上一期我们提到了高翰文刚刚到浙江上任,就伙同海瑞和王用汲将了郑泌昌和何茂才一军. 毕竟"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针就是高翰文提出来的 ...
-
大明王朝:所有人都希望沈一石死,包括嘉靖帝!
在<大明王朝1566>中,沈一石是一个非常值得同情的商人,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这种悲剧不是他个人造成的,而是这个时代酿成的! 剧中的严嵩和谭纶前后都讲过,最终国库的亏空必然会找到沈一石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