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终于趋稳 中储库直属库临储拍卖粮出库有新规

玉米价格终于趋稳 中储库直属库临储拍卖粮出库有新规

今日,国内玉米主产区价格整体趋稳,除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调外,整体价格稳定,此外,华北和东北港口玉米上市量开始小幅回升。

今日涨价的企业主要有天力药业、诸城兴贸、昌乐英轩及滨州金汇等,幅度集中在1-2分每斤。

从本周整体玉米价格走势来看,无论是国家临储拍卖,还是中储粮一次性储备拍,抑或是玉米现货贸易价格,均创出2015年以来的价格新高。

其中,本周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均价达到2037元/吨;中储粮储备玉米拍卖威海直属库成交2620元/吨的高位、云南大理直属库成交价2820元/吨、河南鹤壁直属库成交价2610元/吨;现货市场,华北玉米最高收购价格1.31元/斤,东北最高1.09元/斤,南方销区价格全线位于2400元/吨上方。

本周临储拍卖对于“前期拍卖量累计成交20万吨以上,出库不足30%的单位”不允许继续参与拍卖,临储玉米的出库统计也在本周被媒体曝出,部分大型国有粮企存在拍卖粮出库缓慢的情况,已经被限制进入拍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被媒体曝光收取好处费的中储粮肇东直属库下属企业近日发布公告,开始加强出库期间外来人员的管理。

通告显示,凡是外来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和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购粮客户只限制一人进入库区办理出库事宜,进入库区的购粮客户和承运人,必须把手机和火种存放到门卫指定的储存柜方可进入库区。

资料显示,在今年7月上旬,网上爆出中储粮一次性储备玉米存在质量问题,并拍摄视频,随后中储粮方面紧急派出调查组,最终确认是因承储库点违规收取好处费,客户为引起主管单位重而视拍摄的局部视频资料。

虽然最后有关方面给出了道歉,但对于中储粮相关业务已造成负面影响,当前要求上交手机,或许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而针对火种存放,目前正是高温天气,加上粮仓为易燃空间,是为安全考虑。在2013年5月中储粮下属粮库就曾发生过因配电箱短路引起重大火灾的事故。

短评:进粮库拉粮不能带手机?

近日,@玩泥巴的人啊 收到消息称,目前中储粮肇东直属库对进库拉粮的外来人员作出了新的要求,凡是外来人员进库拉粮的一律禁止携带手机和其他录像录音设备!

看到这则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要火啊!那有没事自己给自己找新闻的?

要知道,就在前不久,该库租赁的青冈荣昌收储点因为违规收取好处费,被客户录视频举报,这事情还没过去几天呢,立马出新规禁止带手机进入,实在是一次很糟糕的舆情处理!

从今天媒体的反映来看,周一又是一个热门话题。

资料显示,中储粮作为国家储备粮的管理单位,享受国务院确定的国有大中型重点联系企业的有关政策,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在国家粮食体系中处于一种非常超然的地位,也正是因此,其一举一动也备受市场的关注。

而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市场的放大,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也给中储粮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应对越来越多元化的经济因素的时候,调控力度远远不比以前。

据悉,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首先是政策性粮食收购业务大幅萎缩,市场化大背景下,粮价的运行变得更加不确定;其次,由于国内粮食需求市场的不断放大,市场供需以及内部粮食供给结构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压力。

但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储粮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不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幻,都需要在市场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所以,市场在变,对中储粮的各项管理和应对机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前那种“国家放粮,价格就落,国家收粮,价格就涨”的简单粗暴式操作早已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难以承担起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步健康发展的重任。

就以今年的玉米为例,临储加一次性储备,总计近5000万吨的投放量,却换来越拍价格越高。

从目前态势来看,只要国内粮价还处于异动阶段,市场对于中储粮的关注就不会降低,这时候不是要躲避,把自己藏起来,而是努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每日粮油。

最后,因每日粮油信息发布规则原因,导致微信公号文章发布略晚,如每日粮油原创文章本公号未发,请同行媒体在转发时务必注明来源,对于恶意转发者我们将点评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