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观察】东方卫视的剧场“爆发”
自“一剧两星”以来,马太效应日益加剧,配额稀缺的市场使最终话语权落在购买头部大剧能力更强的省级卫视手上。在积极调整了应对排播改革的策略后,东方卫视迎来了黄金剧场的爆发,其黄金时段收视不仅逐年提升,近两年更是稳固在冠军席位。
纵观今年黄金剧场收视情况,东方卫视强势登顶,不仅包揽了7个黄金时段月度收视冠军,而且1月份表现尤为出色,东方卫视凭借《恋爱先生》的强力助攻收获了CSM50城省级卫视黄金时段平均收视1.438%的佳绩。

数据来源:鹰眼收视系统,CSM50城,省级卫视,黄金时段,4+
2018黄金剧场:包揽7个月度冠军,如何应对突然下滑?
在蝉联7个月度冠军后,东方卫视黄金档收视突然下滑,排名也跌至第三名。从剧目排播情况看,其下滑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联播效益的减弱。东方卫视前7个月播出的剧目中,与江苏卫视联播3部,多为具现代时尚感的都市题材;与北京卫视联播5部,均为现实主义题材,东方卫视凭借剧目与联播平台的高契合度取得了优异成绩。8月,东方卫视播出的两部都市剧《爱情进化论》《月嫂先生》均与浙江卫视联播,但从今年上半年浙江卫视的黄金档剧目收视来看,表现突出的清一色是刑侦、谍战类剧目,两者匹配度出现偏差,联播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是古装剧回温的压力。在沉寂了半年后,古装剧重回黄金档,整个8月,江苏卫视独播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大有一枝独秀的意味,东方卫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黄金时段收视也随之式微。
剧场时段:强势突围,问鼎省级卫视冠军
即使东方卫视8月份黄金剧场收视突然下滑,但它在接下来4个月的突围依旧值得期待。每逢困境,东方卫视都能通过对自身排播战略的调整度过危机,正是这种积极求变的精神让它在近几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成长。
回顾2014年至今CSM50城省级卫视黄金时段收视率,东方卫视的成长称得上一场“华丽的逆袭”。
早在2014年,东方卫视仅排在第6名,甚至还未跻身如今的五大一线卫视阵营。2015年,为了应对“一剧两星”,东方卫视实施“拼播打底、独播加强、定制制胜”的排播策略,在之后的两年中相继推出了《芈月传》《锦绣未央》《欢乐颂》等话题性剧集,让自身跃居至省级卫视黄金剧场收视亚军,直逼湖南卫视。
2017年,东方卫视播出《那年花开月正圆》《我的前半生》《欢乐颂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都是去年的爆款大剧,这也使其实现反超,一举拿下冠军宝座。今年东方卫视风头更胜,即使市场趋冷,依旧稳居第一,更是唯一一家CSM50城黄金时段收视率破1%的省级卫视。

剧目表现:稳固头部营地,高居剧目数量榜第一
在剧目方面,东方卫视竞争能力愈来愈强,逐渐扩大自身的头部营地。从2014年至今历年CSM50城省级卫视黄金剧场单平台平均收视TOP20剧目的数量来看,东方卫视逐年攀升,在去年和今年都达到了7部之多,较2014年增长了6倍。其排名也从第6名跃升至冠军,是五大一线卫视唯一一家头部剧目数量及排名始终保持上涨的卫视。

数据来源:鹰眼收视系统,CSM50城,省级卫视,晚间时段,收视率TOP20,4+
结语
在电视剧面临严冬之时,东方卫视凭借着自身差异化的联播战略和精品化的选剧原则,实现了黄金剧场“大爆发”,但8月份的突然下滑也给其敲响警钟,对于联播剧型及联播平台的抉择要更为慎重,才能确保自身的优势。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