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碎金(第310篇)

史记的语言很美。掷地有声,“掩义隐贼”,“好行凶惡”等等,太多这样的结构。你看前面这个词,掩藏道义,便去做贼,或者按照当时路不拾遗的精神高度来说,不讲义气,便是贼了。因为你暴露私心。从表面看起来,那是一个人人舍己为公的社会。但实际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只能通过一些记载窥探一二。

舜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环境问题,还有三恶。“穷奇”、“梼杌”、“饕餮”自古百姓的态度就是遇到大问题就躲,小问题往前冲。一般嘴上的功夫比腿上功夫厉害十倍。

看来教育确实是个大问题。尧舜都不能教好自己的儿子。不知道是没时间还是不在乎?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忽略自己的小家庭?这样体现自己的大公无私?

但最后还是格调高,“终不已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这是尧对儿子丹朱的决定!不知道此刻作为父亲的内心有没有一丝内疚?还是非常不希望天下姓尧?既然这么不喜欢权利,当初又是为什么要当老大?

所以尧帝真正的想法,我们现在不可能弄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 ,当时不乏人才,想要被认可。必须表现。那么辛苦的表现,就没有一点私心?我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还是“他的世界和境界”我不懂?

可是这个接班,是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因为遇到“稍微有私心的人”便可能会慢慢变质。

“让贤”,这个贤就不好判断。

最后可能就是变成烂摊子。

而且后面的事实也证明这点。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也不会管教自己的儿子。

我不能理解。家庭和事业真的不能兼顾?最起码自己的儿子要抽时间看看啊!陪一陪,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但这两个大神,就是不!一点时间和耐心也不给他们的儿子和家人!

才出现不肖子!

当然,一切都是冥冥自由安排。

不然那里轮得到禹爷?创立新的夏朝纪元?

小孩子很脆弱,需要呵护。爱和宠溺隔着一层薄薄的纸,很容易由爱演化成“包办”,就是溺爱。溺爱的危害,不亚于毒品!

不然老子再厉害,儿子也可能变成虫。甚至还是祸害社会的渣滓。

(0)

相关推荐

  • ​问题·私心·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想涉及复杂的事务,更不想触及矛盾,只要想做点事情,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在复杂的事情面前,我总习惯于向后躲,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把自己隐藏起来,就不会迎来风雨.但是,无论 ...

  • 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的10句话,建议熟读并背诵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大将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结果遭遇匈奴单于伏击,粮尽矢绝之后,李陵降敌. 消息传回,汉武帝大怒,群臣声讨李陵罪状,只有太史公司马迁为李陵辩解: "陵事亲孝,与 ...

  • 20个古典古籍名句

    20个古典古籍名句

  • 国学名著至理名言,句句走心!◆《尚书》玩...

    ◆ <尚书>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 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 ...

  • 私心

    汉朝有个人的名字很怪,叫"第五伦"(大概是姓"第五",名"伦").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还没开播,但他就 ...

  • 寻找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 一个天下大同的文明 在哪里呢? 这是考古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考古挖掘正在进行 三千年前不是 五千年前也不是 八千年前也不是 ...... 考古挖掘总是给出否定的答案 黄帝内经开篇说: 上古 ...

  • 史记碎金——禅让(第311篇)

    到底是不是禅让?照目前看来都未必是纯粹!作为部落领袖,他们的德行确实让人佩服.确实具有前瞻性,这是不能否认的.再说他们的功绩,其实是在解释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习俗?为什么知道 ...

  • 史记碎金——理不清的关系(第323篇)

    史记碎金——理不清的关系(第323篇)

  • 《史记》碎金——(第306篇)

    《史记》碎金——(第306篇)

  • 国学经典《史记》精选100名句(音序篇)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 ...

  • 《史记》中最精妙的一篇文章,贡献三句经典名言,影响世人两千年!

    在<史记>中,要说哪篇文章最为精妙,那<陈涉世家>必定榜上有名.这篇文章记述了农民陈胜吴广首举义旗,推翻秦朝强暴统治的历史. 陈胜,字涉,虽是一个农民,却有着不同反响的人生,在 ...

  • 一天4篇一个月读完《史记》?我还有更有趣的读法!

    现代人总是忙忙忙,迷失于杂乱无章的生活大潮中.不知回到家中的你,有没有心情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呢? 最近朋友圈都在刷"一个月读完<史记>"的话题.每天4篇,就可以在短短 ...

  • 【榜上诗家】紫菱幽兰.殷波||几度春秋,多篇史记。天下鸿声。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殷波,网名:紫菱幽兰.女,曾任拉哈一中高级教师.,教研组长.武汉华中信息研究中心的特邀研究员.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会员.齐齐哈尔市诗词协会会员,讷河市诗词协会 ...

  • 史记妄言——伊尹(第325篇)

    关于伊尹,一说为了辅佐商汤,混入家奴,借机"负鼎俎,以滋味说汤."后得重用.另一说,"汤使人聘迎之,五返."就是5顾茅庐.比诸葛亮还要端架子.但事实怎么样,不得 ...

  • 华夏通史之史记篇(一)

    <五帝本纪>乃<史记>之首,五帝的创业故事是我国远古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 黄帝降世图 注解:纪指纲领,所谓本纪,就是以主宰天下的帝王为纲,以编年的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