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的保险死亡营销,是时候歇歇了

楚国有一家人祭祖,事后将祭祀用的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酒只有一壶,帮忙的人却很多,分着喝不太够,若是让一个人喝,就能喝得痛快。
有人建议: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于是都蹲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最先画好了,端起酒壶要喝酒。他回头看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心想:画得好慢,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晚。于是他左手提壶,右手给蛇画了四只脚。
另一个人刚画好,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是我,这壶酒归我了!说罢仰头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画蛇添足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些事做就做了,做完就算,不必节外生枝。事儿做多余了,不但无益,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这两天有件事很火,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们,组团给相知多年的客户送理赔。身披公司的绶带,一行人有说有笑的举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张某某先生意外身故获赔1200000元。
保险公司的理赔特别常见,有一声不吭把钱打过去的,也有代表公司前往家里慰问的,甚至还有开记者发布会的,但是这种大街上轰轰烈烈的理赔宣传方式,确实不妥当。
张先生的名字被打了出来,客户的隐私荡然无存;营销员兴高采烈、锣鼓宣天的送理赔款,对于一个刚有成员逝世的家庭也是不尊重;拿客户身故理赔来宣传公司的品牌,更是没有底线。
所以网友们看到这个事件被发布到网上,直接炸锅了,对保险的厌恶情绪空前高涨,纷纷表示这是“丧事喜办”、“拿人命做营销”、“吃人血馒头”。更有网友愤怒的立下Flag:
我再也不会买这家公司的保险!因为我不想死了以后,被他们公司这样宣传!
该事件在网上曝光后,该保险公司迅速响应,采取道歉+追责的形式向公众表态,公关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通过《关于某某支公司不当宣传的致歉声明》,可以看到更具体的行动:已诚恳向客户家属当面致歉并取得谅解,同时对支公司经理进行免职处理,并对其他相关人员开展批评教育。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逝者营销,难逃其咎。该事件随着官方的公告落地,算是告一段落了。但令人郁闷的是,死亡营销这种事,不止他们一家在做。
某村有人逝世,家属亲戚正在灵堂发丧,孝子跪拜,亲友吊唁,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突然,灵堂来了这么一群女人。
他们抱着保险公司理赔的牌子,走到灵堂中央,为首的一位女士,拿过话筒,对着逝者的众位亲友,照着手中的文稿,开始讲起了保险:
客户的一件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未来我们会以更好的售后服务,回馈各位客户朋友们,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能更好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代表所有的伙伴,在这里祝大家平安健康,谢谢大家。
暂且不说在灵堂祝大家平安健康,到底合不合适。在她的带动下,魔性的一幕出来了:刚才还沉浸在悲伤氛围中的逝者家属,在灵堂里纷纷鼓起了掌...
这又是一家保险公司在搞理赔宣传。客户买了他们家的保险,已经交了10年,现在不幸病故,保险公司给理赔了6.6万元。
为了赔这6万,非得跑到人家灵堂上搞这么一出。看似正义凛然,实则让同业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没有十年脑血栓行不出来这种事。
某短视频平台,一条理赔视频,获取了不错的播放,最让人上头的要数魔性的BGM了,流行又欢快:大河弯弯向东流,就是这么牛... 
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是表达公司理赔牛,还是个人服务牛,总之客户身故也好,得病也罢,不管客户家属允许与否,不经打码就发到了网上。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有时候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快。不知道客户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自己理赔10万块上了热门,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更有网友在留言区打趣道:买份保险吧,死后能不能上天堂不知道,反正能上热门。
近年来网上靠“黑保险”的话题圈粉蹭流量的不在少数,怎么回应这些谣言呢?也只有靠理赔的事实来打他们的脸。
保险好不好,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网上铺天盖地的诋毁,改变不了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的价值与作用。
但理赔不是这么赔滴,营销也不是这么搞滴。理赔本是好事,在保障客户隐私、获得客户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宣传,也没有什么问题。
怕就怕理赔与营销变了味。保险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而不是形式化的走流程,抱着目的做营销,从而漠视生命、无视他人隐私与尊严。
建设保险行业正面形象,任重而道远。只希望此类灵堂营销事件,不要再出现了。说句难听的,这不是给保险行业争光,而是抹黑。
别再做画蛇添足的事了,行吗?

今日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