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的老师陆润庠,传世书法精品欣赏,用笔秀润,结体遒丽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


毛笔的使用占据我国2000余年历史,是书法艺术书写的主要工具之一。现如今毛笔的制作工艺也成为了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毛笔的出现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古人的书写习惯,同时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对此我们专程对毛笔的特性进行简单的介绍:毛笔是用狼毫等兽毛制成,具备 "尖、圆、齐、健"的特点,书写得法,能产生刚健、遒婉、秀逸、凝重、流丽的非常生动的表现。而且书法作品多采用墨汁书写,色泽鲜亮而又沉着,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又会产生生动的墨韵,使书法线条的表现更加传神。所以如何用笔用墨就成为书法家终身追求把握的基本功和审美的关键。古代书法家总结出一整套用笔、用墨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执笔要以意念带肩,肩带肘,腕竖掌平,五指齐力,力注笔尖,这样写出的线条才能达到有力而不浮滑。

宣统皇帝的老师陆润庠传世书法精品欣赏:

书者介绍: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

陆润庠能书法,擅行楷,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在苏州留下墨迹较多。尝为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园林书联。如为拙政园写"十八曼陀罗花馆"七个擘窠大字,下款署"陆润庠书于鄙寓小怀鸥舫",又为"远香堂"写52字之长联一付,曰:"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时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