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的八条常识

PDCA分别指计划、执行、检查及行动四个环节,是一种职场广泛运用的推进工作工具。

1. PDCA被称为戴明环,但并非由戴明最早提出。

PDCA的理念最早由休哈特提出,戴明只是将这个理念带入日本,在学习之后,日本人称之为戴明环。

2. PDCA一半是理念,一半是方法。

所谓理念,指凡事都应该有所规划,强化执行,及时检查,采取措施促进事务完美,理念是一种笼统的要求或指引。作为方法,PDCA常运用于改善或解决问题之中,并分解八大步骤(或更多步骤,其逻辑基本相同)。

3. PDCA是ISO质量体系唯一采纳的方法论。

在ISO质量体系条文中,PDCA是唯一出现的方法论。这是因为,PDCA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更为重要的,质量体系推进离不开PDCA。

从质量体系角度讲,没有规划,就不存在质量体系;没有执行,质量体系就是空的;没有检查,就无法及时发现质量体系的问题;没有行动(措施),质量体系缺陷就无法弥补,就无法体现持续改进。

4. PDCA离不开标准化。

PDCA一个循环完成后,必须开展标准化工作,使成果得以固化。因此,有一种PDCA与SDCA交替推进的说法。S指Standardization,标准化的意思。

5. 管理人员与员工的PDCA侧重点有所不同。

管理人员在PDCA中侧重于P及C,即计划与检查;而员工在PDCA中则侧重于D及A,即执行与行动。

6. PDCA对个人职场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具有PDCA思维或运用PDCA工作方法有助于:①容易使得个人工作与部门或上司规划保持一致;②做事情更具有章法;③易于明确个人职场目标。

7. 通常,计划做得好,会大幅提升执行、检查及行动效率。

8. 其实,企业就运营在一个大的PDCA中。

这是指,企业制定规划、推进实施、组织检查、实施调整等这么一个大的PDCA。而各个部门需要分解目标,形成部门PDCA,促进这个大PDCA的顺利推进及达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