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老院儿

立足郑州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老院儿

孙  勇

雨过天晴,墙头上的青苔闪耀着绿色的光芒。家院儿,在蓝天白云下,一身的清爽。

家院儿是老了,正如母亲所说,老房子一旦不住人,就荒了。母亲是舍不下这三间瓦房。这三间瓦房,是父亲过世后,大哥领着兄弟姊妹盖起来的。那年我在部队新兵连,时间一摇晃,如今,30年过去了。

房子的红砖已经变成浅白色。瓦,覆盖着厚厚的尘土,大概是睡着了。茂密的蒿草从瓦逢间蹿出来,招来觅食的喜鹊。不知道是哪阵风或者雷电击中房脊儿的一头,房脊儿的一头不见了,雨水直接下到了屋子里,五弟拿来自家的洗脸毛巾,包着玉米皮儿,堵住了漏雨处,屋子内部的房山上,至今还能清楚地看到雨水顺着墙壁往下流的痕迹呢!

大哥劝母亲说搬到俺家吧,俺家地方大些。二哥说还是去俺家吧,奶奶就是大哥养老的。大姐拉着母亲的手,眼里浸着泪水,说这房子不能住了真的不能住了。二姐一边叫着妈一边劝,说您老在再老房子里住下去,俺就睡不着觉了。母亲的眼光温暖着儿女的想法,但母亲还是那句老话,老房子不住就没有人气儿了,时间一长就荒了。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老人家已经80多岁了。

老房子西墙根儿的那棵花椒树,红彤彤的花椒已经被风吹干,麻雀在花椒树枝上轻轻地晃动了一下,黑色的花椒果子就从红色的果皮里跌落下来。经风沐雨的锅台还算结实,只是旁边的柴火已经沤成了粪土,如果不是那口盖着锅盖的铁锅,和锅台墙壁上挂着的蒸馍箅子,谁也不会去感受老院子里曾经的人间烟火。

在三间瓦房之前,老院子是热闹的。

当年,老院儿的堂屋是三间草房子,东厢房是四间草房子,西厢房也是草房子,那是一间牲口住的屋子。那个时候的家院儿,一大家子10多口人,从这屋到那屋就像赶集一样,虽然房子免强够住,但是全家人生活在一起,特别有家的味道。那个时候,家里要是来个客人,我和弟弟就得去生产队的牲口屋里住。大哥成家立业搬出去另住的那一年,家里一下子少了几口人,好像丢失了一套干活的好农具或者一捆耐烧的好柴火,兄弟姊妹的惋惜声还在房梁上吊着的馍篮里盛着,二哥结婚生子又另起了炉。时间就这么向前走着走着就把大姐嫁去出了,紧接着也把二姐送到了她的男人家。我当兵一走,时间过得更快了,好像一眨眼的工夫,弟弟们一个一个都走出了老院儿,尤其是奶奶摔倒骨折被大哥接走后,老院儿的欢声笑语一下子就荒在了母亲一个人的家务事里。

时间能把老院儿里的蒿草催生出一片茂盛,也会把老院儿原本新成色的三间瓦房折磨成残垣断壁。

母亲坚守在老院儿里,老院儿里的平地上,就容不得蒿草的生长。母亲烧着地锅做饭的时候,只要看见有蒿草长出来,就放下烧火棍拿着铁锨把蒿草铲掉。母亲说只要老身在老院儿住着,老身就是老院儿的主人,谁也别想生产歪念头。老院儿一侧的干柴垛垛着家院儿的炊烟,扁豆秧在墙头上延伸着老院儿的新生活。在母亲的打理下,老院儿不但没有荒废,反而给回家探亲的我们以意想不到的干净利落。

一次探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屋里的水泥地上生生地长出了一层泥疙瘩,大哥说周围的邻家院落都盖新房地面堑高了,一下雨雨水就都跑到了老院儿里来,屋里的地面也跟着潮湿了,母亲闲不住,每天扫地的时候,由于年老体弱,光把地面上的浮土清扫掉来,被湿气固攥住的尘土就留在了地上,日积月累就成了这样。我抬起头,看了一眼屋沿灰瓦下退了颜色的装饰图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是时候了。于是,兄弟姊妹就把母亲接过去住了。

这次回家探亲,四弟说刚才还看见母亲在他家的堂屋看电视,一眨眼的工夫咋就不见了?!

我知道母亲去哪儿了。当我掀开老院儿房屋的门帘,看见母亲歪倒在旧沙发上睡着了。我坐在小马扎上,看着熟睡中的母亲,花白的头发干瘦的胳膊拽出我两眼泪花。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生怕打断母亲的睡梦,或许,母亲这会儿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10多口人家的大家庭,虽然那个吃红薯的年代让人想起来胃就反酸,但那一大家子人口都住在老院儿里头暖暖和和的日子,是令人怀念的。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母亲,但愿母亲在睡梦里能再次看到我用黑馍块儿蘸着盐水吃,还一脸的笑容和知足地幸福劲儿呢!

秋深荷残,又一阵冷风吹进老院儿,老院儿里的花椒果子跟着风儿跳过院墙一起飞走了,墙头上的扁豆秧叶也黄了歇下了,惟有当院儿那几棵树木搭起的矮台上堆放着黄澄澄的玉米,精彩着老院儿的生活气息,这正是母亲想要的日子呢!

孙勇,郑州人。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散文随笔作品发《光明日报》《散文选刊》《河南日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随笔集《别挡住我的阳光》《雨打周庄》、长篇小说《罪与罚》、歌诗集《盼望落雨》等。《别挡住我的阳光》获得郑州市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郑州作家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苏小蒙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郑州作家”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立足郑州,面向全国。关注现实人生,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

本平台每周二、四、六更新

    投稿邮箱:zzzuojia@126.com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0)

相关推荐

  • 绿色年味

    □周太舸 童年的记忆里,除夕,小伙伴们大多在滚铁环.捉迷藏.踢毽子.跳格子,嘻嘻哈哈的笑闹声在村子里格外清脆响亮.而我,只能在劳动中度过. 上午,母亲带着妹妹在家煮饭,父亲则带着我去栽树. 我家那时还 ...

  • 深圳城中村的瓦房这里好安静,这种房子都不让住了吗

    最近因居住的房子要装修,房东已是提前一个月下了通知,限期在11月底所有住户搬离,而这个时候找房子并不容易,刚装修好的公寓式的住房倒是有,只是租金高的接受不了,这天,忽然来到这样一个所在,也就是城中村中 ...

  • 记录欧寮的那些老房子

    南胜吾乡吾土林清和13400933048 挖掘南胜的人文历史,展示.宣传.推广美丽家乡! 每次去欧寮,最喜欢伫立在楼门顶上眺望对面山坡上,那一排排在翠竹绿树掩映下的错落有致的瓦房.凝视着那些极具年代感 ...

  • 【十三字】蒿草比花香

    [十三字]蒿草比花香 文/冯斌一鄂 比花香梦在家乡院渐荒蒿草长 [诗/七绝] 比花香梦在家乡,梦在家乡院不荒. 乡院不荒蒿草长,荒蒿草长比花香. [之文] 家乡,一个多么美的名字. 那是一个让人梦牵魂 ...

  • 孙君梁 | 梦回老院儿

    梦回老院 文|孙君梁 免不了经常做梦,很多梦还没等醒来就找不到了,能够记得清清楚楚的那一部分梦大多与老院儿有关.我知道老院儿已不复存在,早已坍塌成一堆废墟,或被新房替代,但白天回想起的老院儿总是没有梦 ...

  • 孙永兴 | 老和尚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永兴,笔名虞城憨憨,谢桥中学退休教师,近年搦笔属文,报刊发表散文.小说.传记等二百多篇,各类得奖三十余次. 老  和  尚 孙永兴 老和尚不是和尚,是位磨刀师傅,小镇上的一个单身 ...

  • 酒桌上,老哥俩儿即兴合作一首民谣,现场这感觉太棒了!

    酒桌上,老哥俩儿即兴合作一首民谣,现场这感觉太棒了!

  • 你的老腰儿还好吗?这些缓解腰痛的技巧和食疗方推荐给你

    腰痛,很常见却也很烦人,上班族或多或少都会中招,怎样预防和缓解腰痛?跟着佛山市中医院朱干主任中医师学几招吧! 腰痛原因有哪些? 目前腰痛呈低龄化的趋势,诱因多样. 朱干介绍,导致腰痛的原因有:骨骼变形 ...

  • 老院的皂荚树 | 作者:苗利静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90岁中医院老院透露:这9个中成药,实惠又好用,医生护士都在用!

    90岁中医院老院透露:这9个中成药,实惠又好用,医生护士都在用!

  • 承德兴隆半壁山洒河老院酒店!风景秀丽宁静怡人,休闲度假圣地!

    洒河老院坐落于承德市兴隆山5A级景区.红河漂流.南天丽景.横河源景区,与所有景区相连.距离半壁山高速口一公里处,是这些景区相近大镇的宾馆,均不超过10公里距离. 农家院环境优雅,干净整洁,闲来无事可以 ...

  • 盖了老帽儿!库里铸就金州禁飞区 狂轰37分缔造传奇!

    北京时间4月26日,勇士坐镇大通中心迎战国王,此役国王的核心福克斯因安全协议缺阵.双方一直鏖战至末节生死时刻,勇士最后的失误给了国王机会,但黄油手的希尔德运球出界,北卡神鹰巴恩斯也摔断了翅膀错失绝杀, ...

  • 孙永兴 | 老土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永兴,笔名虞城憨憨,谢桥中学退休教师,近年搦笔属文,报刊发表散文.小说.传记等二百多篇,各类得奖三十余次. 老  土  地 孙永兴 退休后,谁最忙?吴老师最忙.他抬头接待来客,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