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贤如何看待“为人”与“处世”?

《世说新语》中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

周处(236年—297年),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于官僚家庭,年少时脾气粗暴,惹是生非,为祸乡里。当时,义兴的河中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白额虎,均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将周处、蛟龙、白额虎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周处竟然名列第一。为了除掉这三大祸害,有人故意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告诉他这样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戴。周处听后,决定做一番了不起的功业。他武功高强,很快杀死了老虎,接着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时浮时沉,漂游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搏杀,斗得昏天黑地。经过三天三夜后,当地百姓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非常高兴,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没想到,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当他知道乡里人互相庆贺的真正原因时,才明白自己有多失败,因此有了悔改之意。他到吴郡找到品德高尚的陆云,说:“我想要改正错误,但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究不会有什么成效。”陆云回答:“古人圣贤珍视'朝闻夕死’,就是说:'如果早晨明白了道理,那么,即便晚上就死去,那也甘心了’。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很有希望的。人就怕不能确立志向,只要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恍然大悟,从此改过自新,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成就美名。

这篇故事就是讲为人处世的。在中国古哲眼中,为人的好坏远比技能的高低更为重要。

作为一个人,应该善待周围的人,应该不断自新。有了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认清自己、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重新确立好的志向,一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也就是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可以说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故事中引用的“朝闻夕死”,出自《论语·里仁》,是孔子的教导。

“为人”与“处世”,前者指向自我,后者指向与他人的关系。对待自我,中国古哲提倡自爱;对待他人,则提倡爱人。

要做到自尊自爱,就必须坚守自己的做人原则,正如孔子所讲“克己复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所讲“吾养吾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爱往往与爱人互为因果,孔子所行的“吾日三省吾身”,虽在说自己的反省,实际上也在讲与他人的关系,因为反省的内容是:“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按时复习?”孔子鄙视“巧言令色”的人,认为对待别人要讲究“忠”“恕”之道,让别人做事时,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了这样的处世原则,再加以延伸和扩展,便形成影响中国社会最广泛的“仁”“义”思想。

(0)

相关推荐

  • 中国院士第一县:走出30位院士,近百校长上万教授,是你家乡吗

    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意在告诉世人,良好的环境和朋友的重要性.故而古有孟母三迁,就是为 ...

  • 【里仁第四】4.4 求仁得仁重在立志

    点击音频听,轻松自在学 [原文]  子曰:"苟(ɡǒu)志于仁矣,无恶(è)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实行仁德,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坏的行为了.&quo ...

  • 永远不要低估人性之恶——他上山打虎、入水擒龙,却死在小人算计

    他上山打虎,下水擒龙,却抵不过人性之恶,一命染黄泉. 周处,字子隐,三国时吴国义兴阳羡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的儿子,只是在周处很小的时候,周鲂就去世了. 提到周处,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那个除 ...

  • 八句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世之道!

    小连环画 让我们一起欣赏.学习.成长. 公众号 ............................................................................ ...

  • 【孔子告诉我们的话】从为人到处世,从交友...

    [孔子告诉我们的话]从为人到处世,从交友到学习,从追求到人生,孔子都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他的名言,你还记得多少?一起温习,向先贤借点智慧↓↓ ↓

  • 重温48句《论语》名言,学会为人、处世,受益一生!

    俗话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讲的是北宋赵普的故事. 赵普辅佐赵匡胤建立北宋.治理天下,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备受尊敬,人们惊讶于赵普的智慧. 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他的箱子,发现只有< ...

  • 为人、处世、交友,三部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而为人,要守规矩.天地有天地的法则,社会有社会的道德,为人有为人的底线. 何为底线?底线就是一个人的做人人品,底线就是一个人的做事标准.做人不逾矩,便不会行差踏错:做事 ...

  • 8句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世之道!

    8句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世之道 8句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世之道! 定位决定地位,心境跨越艰险(经典美文) 你能看多远,才能走多远(经典美文) 所见所闻成就一生,不知不觉葬送一生, 讲实话不如讲 ...

  • 《论语》48句,学会为人、处世,受益一生

    来源:网络 谈错误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 ...

  • 为人与处世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几乎也一样的. 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人生数载,都将面临许多异常的考验, 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人,永远是矛盾 ...

  • 为人与处世箴言!

    为人与处世箴言 (1) 一切从现实出发,是成功的第一步.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言行相顾,心迹相 ...

  • 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就读《醒世梦语》

    经事长志,历事成人.不经事不知事艰,不历事不晓事难.经事越多越聪颖,历事越多越干练.诚如雨后彩虹最鲜艳,霜后腊梅更娇媚. 痴成才,迷入道.痴者专心致志,苦其心志,别无旁鹜.入其里,究其实,悟其奥,故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