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胜|拜街

拜街

于恩胜/文

张道续一家的好人缘在十里八街是出了名的。

整条射步亭街上,张道续家的日子称得上殷富。祖上留下二十亩地,到张道续父亲,又置了一间点心铺子。等张道续成人后,平日里跟着爹在铺子里,庄稼收后去农户家收租。他媳妇跟娘在家看孩子做饭,还揽了针线活做。前后左右几条街的人,提起张家,都由衷说好:人家这家人,勤苦能干,对人热络又实在,多少年了,咱这几条街上,家家都使过人家的磨和臼,人家搭上家什不说,还得搭上银两,简直没的说……

张道续爷爷在时,置下了两盘磨,一盘水磨,一盘旱磨。旱磨是用来磨五谷杂粮的,麦子、棒子、蜀黍、小米;水磨用来摊煎饼馇小豆腐。

张家有了磨后,先是左右邻来磨米磨面,不多久,四周邻里知道了也来,时间一长,前街后过道的人都来张家磨米磨面。以前,大家都要转几条街,到胡家牌坊有石磨的人家去磨面,现在省了腿脚省了时候还省了银子……

张家是二进院子,石磨就安在外院的西屋里。有了磨后,张家的大门在白天常年开着,来磨米磨面的人太多,根本关不住门。其实,很多人家白天的大门也不关,有的轻轻掩着,有的挂上门滑,来人扭着门环,自行就进了家门……

平日里,来张家磨米磨面的邻居,近的让着远的:你大几远远的,你先磨,俺家去干点营生,等你弄完了,俺再过来……

年纪大些的人,背着半袋麦子,在街上就被小青年抢去:大娘,您待上张家去磨面是啊吧?俺帮您拿过去……说完,提溜着袋子一溜烟送到张家,如果有空,就帮着磨了,实在忙,会对用着磨的人说:这是个老婶子的,俺不大认识她,一霎儿就过来了,你要是不累,就替她推个头遍……推着磨棍转圈的人点头应着:中,俺就这点棒子,一霎就完了,俺给她推就行……

等年纪大的人到了张家,她的麦子已经上磨了。磨的人说:老人家您坐下歇歇,用不了一大霎子……老人家眉开眼笑:俺儿和媳妇走娘家去了,俺翻腾出点陈麦子,就簸了簸,闲着没事儿想把它推了,没想着叫你受累了……年轻的说:大娘,您看您说哪里去了?邻衬百嘎的,别说帮您推面,就是给您送面也应该啊……老人乐坏了:你谁家的孩子啊?吃蜂蜜长大的?嘴真甜,你爹娘教得真好……

等到麦收,有了新麦子的人家,晒了簸了,都去张家磨,新麦子蒸馒头擀饼,空口吃,香得都不用就菜……

磨面的人太多,得排队,张道续就去农户那里雇了毛驴。有了毛驴,省力省时,大家伙过意不去,要分摊雇毛驴的钱。张道续也不多承让:宽快的就撂下一文半文,不宽快的就算了……他知道,要是一文不收,以后人家就不好意思来了。

张家除了两盘磨,还有个石臼,就放在西屋的窗户底下,寒食前的半个月,不断有人来伐麦仁伐棒子伐蜀黍。石臼从早上响到傍黑天,张家大人孩子进进出出,跟人打个招呼,该忙什么忙什么,仿佛都是自家亲戚似的……

石磨用的年岁久了,要找石匠来重新㿊一下,这也是一笔开支,但张道续都是瞅阴雨天没人来磨面的时候找石匠干活。磨㿊好了,常来用磨的人说:磨重㿊了哈?真好使……张家人笑笑:好使就中……张家人没谁说何时找了石匠花了多少工钱,用石磨的人也不会问,都觉得石磨该㿊的时候就得㿊啊……

张道续的爹是个板正人,家里家什一应俱全,铁锨筛子脱基的箅子,泥板瓦刀梯子,都放在西屋里,附近的邻居谁家缺了什么,都来张家借。有的还进到里院说一声:张嫲嫲,俺使使你家筛子啊……张道续的娘正在培炉子,头也不抬地应着:䞍着使就行啊……有的太熟了,自己进西屋拿了泥板,用完后刮干净再放回原处……

大多数人家,也是张道续家的样子,你有事我帮着做,我有难处你伸手拉一把,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是街里儿,怎么帮都是应该的……

但也有人格外。同一条街上,葛智学一家就不爱跟四周邻居打交道。

葛智学的祖父在京城做过官,告老还乡后,在忍和街置了房产。葛智学父亲葛书茂是庶出的,等老人家故去后分家,他父亲跟嫡亲的几个兄长闹了别扭,卖了分给他的葛家老宅,在射步亭街买了处不小的宅院。他母亲还在时,葛书茂过年过节还被逼迫回葛家老宅一两趟,等母亲病故后,他便不再跟葛家人来往了。

葛书茂母亲走了以后,葛家弟弟妹妹照礼节来看葛书茂,可任凭怎么敲门,他也不开。葛书茂同母生的姐姐来劝,也不知他说了什么,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哭着走了。从那以后,葛书茂跟忍和街葛家彻底断了关系……

葛书茂四十多点就病死了,他老婆打发葛智学去给葛家送信儿,葛智学不肯,说他爹早就跟他交代了,这辈子到死也不再见忍和街的葛家人……

那时,他们搬来没几年,四边邻居虽然觉得这家人待人冷淡,却也没跟谁闹过别扭,便主动帮着给葛书茂出了殡……

照规矩,邻居帮着料理了后事,过了头七,葛智学应该到年长的邻居家磕个头表示谢意,去出力多的人家道声感激。但葛智学只是当天对着邻居磕头谢恩,之后便跟以前一样,见了人点点头,连声招呼都不会主动打一个。

邻居中有看不惯的,就说:这家人怎么这么个来派儿?有人接着说:他们家来咱街上也好几年了,从不跟人劈葱叶,一家人都古浪……又有人说:他跟自家的兄弟姊妹都断了来往,你还指望他跟你热热乎乎的?

接下来又是多少年,葛智学让街坊邻居彻底讨厌了。先是葛智学的儿子跟梁七家的孩子打架,胳膊被划了条血口子,他老婆不依不饶地在梁七家跳着脚地骂。梁七已经把儿子揍得满地打滚了,他老婆又气又疼,见葛家女人还没完没了地骂,她出去说:他葛大嫂啊,孩子打了仗没两天就好成一个头,用不着大人掺和,再说,你儿也打了俺儿啊……旁边看热闹的人也七嘴八舌地指责葛家女人,她这才悻悻地走了。

后来,梁七家着火,四周邻居从水瓮里舀了水帮着扑火,又把梁家人接到自己家住,隔了两条街上不认识的人都拿了粮食和旧衣服送来,可葛家,连个人影子都没见着。这下,邻居们都恼了:姓葛的直接不中噶伙啊……

这件事后,葛家人走到街上,很少有人跟他们搭腔,他们也知道不受大家伙待见,很少在人多的时候出门。

葛智学在外面口碑差,却是大孝子。他老母亲瘫了六年,他一直跟她睡一铺炕,端水喂饭洗褯子,老母亲便秘,他亲手给抠大便。他母亲归西后,葛智学和他媳妇给老人穿上寿衣,放进早就刷了好几遍漆的棺材里。

平常人家,有老人故去,会到街上找热心的有威望的长者,按着规矩给走了的人擦洗穿衣。葛智学还记得,当初祖母没了,眼睛睁得大大的,他爹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自己的大爷,拿手合了好几次都没合上。那时他年龄小,吓得直哭。但族中一个老人过去后,轻轻念叨了几句,轻轻用手一抹,祖母的眼就闭上了……后来,葛智学问他娘,才知道,族中老人让他祖母放心,一家人都很仁义,不会亏待了她儿子葛书茂……

葛智学自己能把老母亲放进棺材里,可他一人没法把棺材送到墓地。与忍和街葛家,断了关系多少年了,况且父亲临死前再三叮嘱,不许他跟那家人有来往,所以,他只能求告四周邻居……

他敲开李家大门:李大叔,俺娘没了,麻烦您帮着出出殡吧?李家男人本来看见葛智学就烦,可一听他家里老人没了,什么都没想,连声说:行,俺接着过去……

武家刘家姜家,葛智学把一条街上的壮年都找了一遍。有人痛快地答应了,张道续的爹还包了银两,让儿子捎过去。当然,也有人嘴上答应着,等葛智学一出门就骂:平常见了咱大,连句叔都不叫,这个时候看着人了?

等十几个人把棺椁绑好,插进杠杆,武家老二就说:咱是这会儿走呢,还是回家喝口水再走?大家伙都明白了:葛家请人帮忙,连口水都不伺候,这个时候了,又不差几碗水,明明是眼里没人嘛……武家老二领着人往外走时,对葛智学说:俺回家哈口水,接着就来……看抬棺椁的走了,葛智学又气恼又无奈,他趴在棺材上呜呜大哭……

还有一个人没离开,是张道续。他知道大家伙是想难为难为葛智学,可难为他也不能是这个时候啊!他还知道,凭自己,是叫不动武家老二他们的,因为按街里论,他辈分小,年纪也太轻……葛智学见张道续还在,看到救星一样,拉住他的手:兄弟,你去替俺叫叫人吧?张道续说:俺真叫不动,你上俺家找俺爹去叫吧……

葛智学见了张家老人,扑通就跪倒在地:张大爷,求您看在俺死去的娘的份上,找找人帮俺把殡出了吧……张道续的爹叹口气:俺领着你去拜街吧……

葛智学跟着张家老人走到一户人家,他跪在门口,张家老人就喊:葛家来人拜街了,大家伙行行好,让家里老人安安稳稳地走……拜了三家后,武家的门突然开了,一伙人呼啦啦出来,往葛家走去。张家老人对葛智学说:行了,家去出殡吧,以后好好跟邻衬百嘎噶伙,谁都有遭难的时候……

(0)

相关推荐

  • 跋山涉水走到你面前

    ******云溪洞日记之20160612****** 醒来.刚过4点.窗外,雨点噼噼啪啪,墨黑.昨晚一直纠结今天是不是按计划走访,可以不纠结了.取消吧!我在学校群里发了通知,又给几位组长发了短信:&q ...

  • 昨日记||我的肌肉又长大了一点

    所记之事生于农历丁酉年 三月十二日,周六 早上去老地方过早,却不想吃炒粉,思来想去,改吃旁边的稀饭和包子.老人帮我把三样(还有一碟咸菜)送到桌子上,我坐下来慢慢吃. 有妇人来问擦皮鞋吧.我看看脚上还显 ...

  • 好鸟乱鸣||愿新年胜旧年,愿安好如初生

    笔记时间:2019年2月5日 笔记地点:囤谷园 作者微信:Yxdniaoer 欢迎点击阅读作者自荐文章 1.前年今日:昨日记||你去不去,天岳关都在山上:你来不来,囤谷园都在湖边! 2.如何过这一生: ...

  • 流年逝水,深情依旧

    风尘仆仆的爹到家了,骑电动车20多公里的路,去益店帮姨家收麦子,因为干了一件心心念念的大事,那笑声中疲惫里透着爽朗. "总算把你姨家的这大事给弄了,我就放心了!"农村人,盼望了一年 ...

  • 高俊杰:背影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夜里,雨时下时停. 梦,伴随着我 ...

  • 葛国桢 || 骂街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葛国桢,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广播电台编辑.记者,作品散见于<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炎黄春秋><中国散文家> ...

  • 饶阳人的麦收之二:磨镰霍霍

    有句话讲磨刀不误砍柴工.    其实,镰刀镰刀,镰是刀的一种,是收割的工具.    麦子渐次成熟的时候,就像今天的天气,热浪翻滚,但是,比天气更热的是人心,争秋夺麦是爹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和 ...

  • 昨日记||心中万种情意,融在行间字里

    所记之事生于农历丁酉年 六月十四日,周五 今天受托去镇政府参与做一个大型文字材料.我心里本不乐意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经不得熟悉多年的皮领导提前两天几次三番开口相邀,且不断夸我的水平,又向我说明材料的重 ...

  • 饶阳人的麦收之五 拉麦子

    到了晌午的时候,麦子已经割倒了一大片,爹对哥说你回去套牲口去吧! 于是,哥回去.    我家喂的是一匹马,在我的印象里,我家除了喂过一段时间的骡子,基本喂的就是马.马是大牲口,拉得多,走道邪.     ...

  • 石磨碾过的岁月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2期 石磨碾过的岁月  文/马士明 阳信民俗文化产业园一个展馆内陈列着纺车.耧耙等一些农村的老物件,有些我也认不过来,正中的一盘石磨却是熟悉. 去年夏天还看过老家村中唯一留 ...

  • 永远的怀念:亲情与家风

    回 忆 父 亲 曹明俊 父亲出生于旧时期一个比较富裕的书香门第.曾祖父为清朝末期文武考生,祖父是继承祖业的中医郎中.所以父亲自小便受到儒家理念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苦读诗书,后来又接受民国教育. 新中国诞 ...

  • 【经典回眸】| 王一甩作品:岁月

     老家那个地方,男人最忌讳别人说他"没蛋子儿".  该男人干的事不敢干,该男人承当的不敢承当,该男人吹的牛逼不敢吹--统称为"没蛋子儿". 我是父亲的老来子,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