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民事司解的时间效力与溯及、衔接、引用等问题

衔接适用的具体规定8个法律要点
所谓“衔接适用”,是指一些持续性法律事实及期间的跨法适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解释第二十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该合同的履行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因民法典施行后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关规定。
★判断要点:有争议的履行行为发生的时间点。
2、解释第二十一条
民法典施行前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条第二款[1]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租赁期限在民法典施行后届满,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1]《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租赁期限届满,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
★判断要点:租赁合同的到期日。
3、解释第二十二条
民法典施行前,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五款[1]的规定。
[1]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五款: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4、解释第二十三条
被继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证遗嘱,民法典施行后又立有新遗嘱,其死亡后,因该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第三款[1]的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第三款: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解析:公证遗嘱与其他形式的遗嘱相比,具有证明力更强的特点,然而继承法赋予公证遗嘱在适用效力位阶上的优先性,不允许遗嘱人以其他形式的遗嘱撤回或者变更,存在使遗嘱人的最终意愿不能实现,不当限制遗嘱自由等弊端,有悖于遗嘱制度的宗旨。因此,为切实保障遗嘱人的真实意愿,《民法典》删除了有关公证遗嘱优先效力的规定,统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效力排序。
5、解释第二十四条
侵权行为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是损害后果出现在民法典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判断要点:损害后果出现的时间点。
6、解释第二十五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没有规定且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对方当事人也未催告的,解除权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自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该解除权消灭;解除权人在民法典施行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的,适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第二款[1]关于解除权行使期限的规定。
[1]《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第二款: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判断要点:解除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的时间点。
7、解释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以民法典施行前受胁迫结婚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婚姻的,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第二款[1]的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解析:《民法典》将以受胁迫结婚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婚姻的撤销权行使起算点从“婚姻登记之日”修改为了“胁迫行为终止之日”。
8、解释第二十七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保证合同,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确,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至民法典施行之日不满二年,当事人主张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至民法典施行之日不满六个月,当事人主张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0)

相关推荐

  • 民法典重要考点前瞻

    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统观前几年民法的命题规律,2016年.2017年事业单位统考中没有考察民法相关内容,但自从2017年<民法总则> ...

  • 重要!有关您的房产与居住权!

    来源:949交通广播 <民法典>为老人老有所居给予法律保护,房屋所有者生前只要通过遗嘱方式给另一方设立居住权,并经居住权登记,另一方有权一直居住.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和第 ...

  • 收藏:居住权设立方式详解(附相关案例分析)

    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二中院)审结了一起房屋所有权确认纠纷案.案件以设立附期限居住权.支付补偿款的方式调解结案.上海二中院出具调解书后,为保障居住权顺利登记,承办法官陪同双方当事人一同 ...

  • 学习民法典-居住权法条合集

    最高院 丽姐说法 5天前 [条文内容] 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的定义]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居住权合同] 设立居住权 ...

  • 《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已于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

  • 《民法典》实务系列 | 新型居住权的亮点、问题与展望

     引言  古语有云:"有恒产者有恒心".因此,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物权法律制度,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 ...

  • 你的案件是否适用《民法典》?看这里

    导语: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生效以来,哪些情形应该适用<民法典>,哪些不适用呢?下面通过三个方面,讲清适 ...

  • 必学:《民法典》中“意思表示”条文对比 修改要点 理解应用|转需

    ■作者:潘洁,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一级合伙人,涉外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业务方向: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建设.股权投资.并购.擅长与海外投资项目相关的涉外法律业务.■作者:李子薇, 湖 ...

  • 《民法典》解读150: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 ...

  • 房屋“居住权”登记相关问题解答

    "居住权"登记相关问题解答 来源: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   1. 什么是" 居住权"? 答:"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的 ...

  • “居住权”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本文转载于"陈旺法律服务团队" 微信公众号,为陈旺法律服务团队原创出品 <民法典>新增的亮点之一,便是首次以立法形式在物权编规定了有利于保障大家"居有所住&q ...

  • 《民法典》解读136: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与拘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