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虚寒性痹痛,阴证肿块,阳虚痰饮咳喘

(0)

相关推荐

  • 关格诊治精粹

    关格是指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浊邪内蕴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多见于水肿.癃闭.淋证的晚期. <内经>最早提出关格之名,但一是指脉象,二是指病理,并非是指关格病.张仲景在<伤 ...

  • ​背部怕冷秘方验方:37.栝蒌薤白白酒汤治背冷

    37.栝蒌薤白白酒汤:三.背冷 纪立金医案:郑某,男,35岁.1990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背部怕冷月余.1月前乘船受凉,始觉周身怕冷,并未介意,次日周身怕冷减轻,背部怕冷较著,伴有四肢酸痛,胸部憋 ...

  • 2.1,真武汤治疗盗汗

    周亚林医案:张某某,男,43岁,1987年12月15日诊.盗汗六年,每二三天挨次,虽多法治疗而不效.近半年来盗汗加剧,每至下半夜即汗出湿衣,渗及被褥,醒后汗止,全身发凉,白日困乏无力,动则心慌,颜面惨 ...

  •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如何在夏日祛除?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 ...

  • 药王孙思邈:“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如何在夏日祛除?

    道教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国道教文化,道教的弘扬离不开您的支持与鼓励,福生无量天尊. Official Accou ...

  • 治疗虚寒性痤疮体会 – 经方派

    李某,女,26岁,2019年11月30日就诊.面颊部及口唇四周.下巴患痤疮约10年,反复发作.症见痘暗淡,偏紫,深部有脓,并留有少许疤痕,面色苍白,怕冷,四肢不温,便秘,舌淡,苔白,口不渴,脉沉而细, ...

  • 裘笑梅虚寒性闭经验方

    [组成]淫羊藿15克,仙茅9克,肉桂末1.5克(吞服).肉苁蓉.巴戟天各9克,紫石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阳暖宫,填精益肾. [方解]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盖血海空虚 ...

  • 温中止泻汤治疗虚寒性腹泻

    王道坤,男, 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组成:党参15克,炒白术15-30克,干姜6-10克,炮姜6 ...

  • 阳和汤不止是外科方,阳虚痰喘也适宜

    阳和汤治阳虚痰喘 阳和汤载<外科证治全生集>,功能温阳逐寒,祛痰散结,前人誉"治阴症,无出于右者."笔者取其温通之义,屡施于阳虚痰喘病例,效若响应. 阳气乃人身之大宝, ...

  • 黄煌:理中汤,温中散寒,适用于虚寒性肠胃病!

    简介:黄煌,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     古代治疗霍乱.胸痹等病的常 ...

  • 用两则经方分别对抗虚寒性荨麻疹

    中医书友会第169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荨麻疹,治疗多以疏风解表,消疹止痒为法.常用的方药为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而本文所涉及到的却是虚寒性荨麻疹,通过两则经方的相关补充,相信大家更 ...

  • 虚寒性脾胃病通治方:香砂温中汤

    组成:党参,白朮,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干姜,川芎,丁香,炙甘草 主治: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 中医辩证: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