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前,肉桂与桂枝通用,但仲景却能妙用桂枝!
相关推荐
-
小议麻桂二汤之解表
麻黄汤和桂枝汤作为解表之传世经方,配伍精当,思路清晰,对后世医家治疗外感病具有指导性意义. 发汗解表第一方之麻黄汤,善于治疗腠理致密,无汗之伤寒.其中发挥解表作用的药物是麻黄与桂枝,二者相须为用共奏峻 ...
-
经方:桂枝加桂汤(奔豚,浊气上冲)
桂枝加桂汤[原文]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
-
中医美文|唐宋之前,肉桂桂枝本不分,仲景却能妙用桂枝!
仲景用桂枝--妙哉! 唐宋以前肉桂与桂枝不分,至清代才把柳桂作桂枝的正品,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仲景经方时要根据证候.经文治疗的指征分析,是桂枝还是肉桂. 桂枝汤中以桂枝与芍药配伍并不是以&q ...
-
《伤寒论》里仲景为何不用黄芪?桂枝法系列
因为仲景首选桂枝-人参-甘草法.大家注意一下桂枝人参汤里甘草的用量--四两,超出常规桂枝汤类方里的二两,这其中是有玄机的.相类似的还有炙甘草汤,甘草也用到了四两.包括之前学过的新加汤,虽然没有增加甘草 ...
-
中药桂枝 | 被称为仲景第一药的桂枝,到底都有什么功效。
一直以来,对党参.黄芪.甘草等药用得非常多,其实在汉代的张仲景时期,桂枝才是使用得最为重要的一味药.以桂枝命名的桂枝汤,被称为众方之祖,通过桂枝汤的加减变化,化生出很多方剂,运用在外感.内伤诸多疾病之 ...
-
仲景治药探析 —— 桂枝、麻黄、附子
导读:仲景用药法度森严,才有临床效若桴鼓之神奇,然后世注释<伤寒论>者虽多,深究仲景治药者少. 今日看臧堃堂先生就仲景对于桂枝.麻黄.附子三味药的炮制做一番探析,既可解开临床用药之疑惑,又 ...
-
跟随仲景,领会经方中桂枝的六种用法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桂枝,<本经>称其味辛性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呕,利关节,补 ...
-
仲景用细辛妙在何处
·辛者能散能行,有开肌腠的作用.细辛并无"利水道"作用,主要是辛有发散能利气化作用,间接的利水作用,可以开胸中积滞. ·细辛有解痉的作用,用细辛不管是神经痛.风湿痛还是其他痛症,凡 ...
-
耕铭医轩|桂、甘、姜、枣拨千斤——还原仲景思维下的桂枝去芍药汤
原创 张耕铭 耕铭医轩 3月20日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
-
桂、甘、姜、枣拨千斤——还原仲景思维下的桂枝去芍药汤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 ...
-
前方高能:仲景用桂枝的奥秘,只分享一次!
导读:那一句"中医的出路在临床,中医的发展在疗效",让不少中医人挖空心思地去提高疗效,但提高疗效的根本,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没有精准的辨证,没有合理的遣方用药,又哪来的疗效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