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一场中田的股东大会,太朋克了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震撼!

为什么说是朋克,因为会议内容非常的反传统。

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将现场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分享给有兴趣的读者老师们。

当然还是要例行提醒一下,如果觉得这是中田的一篇软文,或是讨厌他们的模式(可以理解),请马上关闭页面,省得浪费您宝贵时间。

毕竟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全世界都是钉子。

如果和我一样,想更全面地了解这个特立独行而又日益庞大的健身组织,那么请接着看下去。

▲没听过中田的会,不足以聊中田

为什么要去旁听中田的股东大会?难道是贾斯汀要加盟中田?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毕竟想当他们股东,都得从门店教练做起,我还没这个资质(摊手)。

曾经有一个知名的战地摄影记者说过,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说明你站的不够近。

从2017年开始,我就一直跟踪中田的发展,也针对他们的模式写过几篇分析文章,即便如此,中田的增长势头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100、300、500,到如今600家以上,成立6年之后,中田的门店数量就冠绝全国,但完全游离于传统场馆经营理念之外的打法,让他们在主流商健人群眼中显得熟悉又陌生,还充满了争议。

就连我也时常会怀疑,他们究竟能走多久,走多远?他们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那么多教练在无底薪的情况下坚持下去?能让那么多股东一起相信未来的光明前景?

因此当我从中田创始人朱兴亮口中听说他们的股东大会即将召开的消息,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零距离加深了解的好机会。

对我旁听会议的要求,朱兴亮倒也一口答应,并没有任何遮遮掩掩的意思。

1

▲从牛肉面、乐器厂的招牌下进入,中田总部就隐藏在这座楼上

中田的这次股东大会在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总部召开。

早上八点三刻左右,当我好不容易从一个牛肉面和乐器厂的招牌底下找到中田公司入口的时候,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电梯间中田醒目的Logo鹤立鸡群

虽然中田的会议室并不算豪华,但气氛感觉上比很多行业大会都要正式和热烈。

我数了数,到会的大概在150人左右 ,精神小伙居多,不少人还穿着全套正装,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会议室的LED大屏幕上循环放着各门店的宣传片,看起来制作水平一般,不过贵在真实和量大。

▲不管是股东大会现场还是场馆里,中田的女性都显得尤为稀少

在人群中,还夹杂着几位穿着打扮都不太像健身行业的姑娘,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介绍她们是做美甲美发的合伙人,我才意识到中田除了健身,已经将触手延伸至其他生活服行业。

当然这并不是中田为了平衡股东男女比例,而源于他们未来10年的一个巨大的野心,这个稍后再讲。

我还注意到,每个椅子上都摆放了一个拍手器,这玩意儿我之前只在演唱会上见过,难道一会儿还有表演环节?

▲健身会议都应该普及这样的拍手器,方便为行业领袖们喝彩

九点钟,股东大会准时开始,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主持人上台首先大声问候:

中田家人们!早上好!

台下除了我,所有人都整齐划一的大声回答:

为人民服务!

家人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问候过后,主持人号召大家朗诵中田的品牌宣言,所有人齐刷刷的拿起手机开始大声朗读,宣言大意就是出来打拼要不负光阴努力奋斗,为社会做贡献,感恩时代等等。

▲网上流传的中田价值观,和我现场听的没差

不得不说,宣言内容虽然言辞朴素,但还是表达出了情深意切、义薄云天的意境,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

朗读完毕,所有人都拿出拍手器大力晃动,啪啪啪地为自己和他人喝彩,那一刻我又仿佛被正道的光所包围。

虽然脚趾略有痉挛,但中田这个开场听的我虎躯一震,立马正襟危坐,感到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些。

这种刻意营造的热烈而深切的氛围,应该是中田每次会议的保留节目,毕竟创业需要用不完的鸡血,喊口号是能迅速激发股东们多巴胺和内啡肽分泌的第二大法宝。

什么是第一大法宝呢?那就是成功案例的展示。

2

这次股东大会的重头戏是分享环节。

94年的最年轻钻石级股东、还差一颗星即将三钻的女性股东,包括中田几个创始股东,他们围绕如何统一团队信念、激发教练干劲、做好客户服务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星级?钻石?怎么股东还有分级,很多人或许还会对这些名词似曾相识。

没错,中田在股东合作的设计上,的确有很多直销模式的影子。

▲中田总部走廊上的股东照片墙,似乎在激励着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根据朱兴亮介绍,一颗星代表着40%的股份投入,也就是说,股东投资一家店就可摘得一颗星。

股东还可以发展下线,下线开店,上线就可以获得5%的股份,如果发展8个下线或是下线累计八家店,5%*8得到40%股份,股东也可以再获得一颗星。

而中田的升级标准是,5颗星等于1钻石,3钻石等于1皇冠。

按这个标准,能在中田获得双钻甚至更高的等级,手下不会少于10家店面,即使每家门店每月分红一万块,年入百万也不是梦啊。

从这个角度说,台上的钻石级股东哪怕啥都不说,就在那站10分钟,也能为台下150多名后辈指明前进方向。

当然效果也很不错,我发现身边年轻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透过这几个股东的分享,我还是体会出中田的一些独特的经营内核。

3

首先就是强调卫生,不仅要求股东关注,还怕股东们时间长了失去敏感度,专门成立了运营部门帮助股东监督。

中田对于场馆卫生的关注几乎到了偏执的程度,因此也遭受了不少嘲笑,

天天搞卫生,难道教练是保洁吗?

就事论事的讲,中田教练的专业度或许有待提高,但专业和搞卫生并不冲突。

相反,这种对于细节的关注正是大部分场馆缺失的,窗明几净看起来不起眼的一件事,对不认识器械不了解专业的用户来说,的确是最重要的第一印象。

不信去问问乐刻,虽然目前乐刻大部分门店已经升级换代,但因为创业初期这一块没有抓好,导致现在很多人一提乐刻还是门店脏乱差,你说韩伟冤不冤?

当然,中田一定程度上还吃了语言的亏,批评他们的人,或许只是觉得这些普通话都没说利索的打工仔,凭什么搞搞卫生就能发展壮大,同样一批人看到日本料理的洁癖,说不定就会大赞工匠精神呢。

之前有人概括中田的日常:搞卫生+开会。

此言不虚,中田的会议文化已经上升到企业的核心管理战略,强调只有不断的开会,才能对教练达成洗脑的作用,减少流失率。

这里我注意到一个数字,中田目前5000多名教练,但流失的是现存的数倍之多。

其实坊间对于中田的另一大质疑就在于其无底薪的政策是否能长久,很多进入中田的教练也会因为前期的收入不够而离职。

这当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所以开会成为了他们留人的首要手段。

对于一个主要依靠信念支撑的运营体系,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互联网大厂每天也是无尽的大会小会。

中田的会包括门店例会、家庭会议、区域会议、全国大会,我参加的这个就是区域会议。

门店例会,是场馆每天必须举行10-100分钟的会议,安排或总结一天的工作内容,学习公司的文化或提升技能。中田的管理层认为,如果一天不开会,就会让教练没有干劲和方向。

家庭会议,是指每一个新教练加入后,场馆就需要由股东牵头开会互相自我介绍,这是为了能尽快帮助新成员融入公司文化,减少中田教练的流失率。

▲ 中田搭台、梦想唱戏

而区域大会和全国大会,同样都是通过股东们的分享,去激发参与者的创业梦想和坚定信念。

和对开会的极度重视相比,信息化管理一直是中田内部所缺失的,或许是因为朱兴亮自己不会用电脑的缘故,成了企业的DNA。

不过今年,中田内部的SaaS系统上线,年底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会搭建完毕,也就是说,600多家店之后,中田的门店终于告别手动记账了。

这和现在健身场馆开业前先上马智能化管理的主流理念背道而驰,反过来是不是也说明了,硬件和系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大大高估,运营思路和管理方法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最后,是讲述中田最近的业务升级与发展目标。

敲黑板,重点来了。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中田立志要做现代生活服务供应商,还计划在2030做到世界500强。

▲所以中田对标的早已不是健身行业的玩家

印象中这么宏伟的目标不说在健身圈,就连体育和消费行业,也少有人提起。

中田这么大大方方的拿出来讲,究竟是谁给了他们勇气,显然不是梁静茹,而是那个操着流利的川普,永远西装笔挺的男人。

4

作为整个大会的压轴,也是中田集团的主心骨,创始人朱兴亮终于闪亮登场。

颇有仪式感的是,原本一直坐在前排的他并没有直接上台,而是悄然走出会场绕到后门进入。

伴随着雄壮威武的音乐和热烈的鼓掌欢呼,只见朱总缓慢的踱着方步,一路与参会人员一一握手击掌,点头致意,在舞台上站定之后,掌声还是经久不息。

这个设计我必须要给满分。

▲ 中田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不愧是主心骨,朱兴亮上台之后寥寥几句就把全场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他首先检讨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只开了100多家店,没有实现原本的2020目标(估计忙着关店自保的健身老板听到这话要哭晕过去)。

而之所以要做本地生活服务商,也是因为在健身行业的一骑绝尘,无敌的寂寞让他们有了更大的追求——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方式去满足会员更多的生活需求。

“未来中国线上看阿里巴巴,线下看中田。”朱兴亮豪言到。

据他介绍,目前中田已经在上海开出了13家美甲店,4家美发店,年底将进军深圳、北京,计划在2022年做到美甲业第一,5年内做到美发、按摩行业第一。

而十年做到世界500强也是中田的梦想,为此他们还制定了进军海外的计划,要做一个国际化大公司。

我一直认为一个牛逼的企业家,必须要有一种虽然听着巨像胡说八道但从他嘴巴里说出却颇有几分可信度的能力,众所周知马云马爸爸就是这一派的开山宗师,此时的朱兴亮也给我一种深得真传的感觉。

当然,一定还是会有很多人嘲笑他们的说辞,或是认为这些只是给台下股东洗脑的工具。

但中田自己肯定不会在意外界的批评,毕竟5年前也没有人会相信中田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中田崛起:健身届的农民运动》文章里,我曾经写过,中田模式其实很难复制,难复制的原因在于要让所有人相信你。

举个例子,现在有多少场馆老板拍着胸脯能保证员工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呢?

而在中田的股东会议里,我看到了这种信任。

坦率地说,我对中田十年后到底能不能成为世界500并没有那么关心,他们能否制霸美容美发,还需要过文峰永琪那一关(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两个品牌)。

但必须承认,朱兴亮对于人性的洞察,和绝大多数同行完全不一样,也许这是中田能摆脱健身工作室自我复制和发展桎梏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看的我也感到深深的紧迫感

比如对用户健身本质性需求的理解:减肥是表面,开心才最重要。

专业能带来效果, 模式能带来融资,但不一定能让用户开心,用户开心才能长久的留存在场馆。

在讲中田目标和愿景的时候,他也没有一味的去画饼,或应该说他画了一个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的大饼,那就是小镇青年如何在大城市立足,实现阶级跃迁。

并且朱还给这个目标加了一个时间尺度——十年

十年之后,当优秀人才都进入服务业,也就没有他们这帮人的立足之地了,紧迫感油然而生。

中国人千百年来奋斗的根本出发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其实这种激励方式,要比单纯的讲收入讲地位讲晋升通道,更能深入人心。

时至今日,中田早已蜕变成一个创业型组织,而非传统的健身企业。一个组织的复制和壮大需要一个最高目标和行动纲领,中田的最高目标就是大家一起发家致富,行动纲领就是做好服务。

而组织的领袖,时刻都不能脱离群众。

诚然中田的创始团队现在个人财富都积累的不错,但他们仍然把自己定位为来到大城市的打工者,用平等的姿态对年轻后辈们动之以礼、晓之以情。反观很多已经小有成就的健身老板,已经不太可能俯下身去和员工们讲道理了。

我们都是野草,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浇灌。朱兴亮最后说。

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一场激情魔幻与草根理想主义交织的硬核创业真人秀落下帷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