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太阳病——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挡当丸

太阳伤寒抵挡证四章

  风寒外感,有上焦之热,有下焦之热,有气分之热,有血分之热。上焦气分之热,白虎可清,上焦血分之热,承气可下,而膀胱热结,病在下焦血分,则于承气而加破血之药,于是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设。

  伤寒之病,在于卫气,气郁则生寒,中风之病,在乎营血,血郁则生热,热结血分,是中风之证,非伤寒之证也。至于阳盛之人,伤寒而有此,则抵挡用丸而不用汤,以其下热不如中风之甚也。

1 太阳伤寒,阴寒外实,卫气不泄,蓄极思通,上冲鼻窍,势必逆冲鼻窍,而为衄证。

太阳中风,阴寒外实,风泄不开,营血热极,不能外泄,势必随经内传,而为结血。

卫气不泄,而见上衄,营热不泄,而见下传,其实一理,总是营卫之别。

2 上焦气分之热者,外感表闭,卫气之热也,表解之后,是白虎汤证也。不解表者,不可与之。

下焦血分之热者,外感表闭,营血之热,内传血室也,表解之后,是桃核承气汤也。不解表者,不可与之。

3 太阳病,伤营伤卫之不同,则有中风伤寒之不同。表闭不解,经热内壅,卫陷则肺胃热燥,营陷则热入血室,膀胱热结。卫陷热燥,则有人参石膏,营陷热结,则有大黄水蛭。风寒营卫,病象最杂,善治者治其皮毛。重点,知病之来路,则知治病之理法。大黄泻血热瘀结之主药,用药之前,必先解表,此为定理。本条血热内传之来路者,大青龙证也,阴寒闭实,营风不能外泄,则营热内传血室,血室热结,太阳经气不泄,经热内传,则膀胱腑结。风能泄表寒,或用大青龙外泄表寒,则不至经热内传也。不能外泄,则内传伤里。善治者,治其皮毛也。

太阳四十四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 太阳伤寒,表闭不解,经热内壅,则太阳之经热,内传太阳之腑热,故热结膀胱;营血之风热,不能外泄阴寒之表闭,则内传血室,血热则心神扰乱,是以狂作。热入血室,血伤热瘀,若瘀血自下,则热随瘀泄,不治而愈。其瘀不下者,可以攻下,重点;其外不解者,不可攻下也,“当”先解外,外证已解,但小腹急结者,此为瘀血之主证,可以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破血而遂瘀热,大黄芒硝,软坚破积,行瘀泻下,清膀胱之腑热。

2 膀胱为阳腑,阳腑阳结,阳结则狂,血室热结,血热神伤,心神扰乱,必见发狂。瘀血下则热也泄,对比太阳病卫冲衄血,衄血者卫气泄则能自愈。“当”先解外,营风不能外泄阴寒之实,大青龙与麻黄类之主证。少腹急结者,是血瘀而阻其木气升达,木郁而弦急拘紧之义;小腹急结者,典型的瘀血之证,辩瘀血证的重要依据,下条少腹当硬满,一定之理;产后七恶露不尽条,也是少腹硬满。

3 血室者,也就是胃下之血海,冲脉与血海俱在胃下,人卧则血归于肝,起则聚于血海而养诸脉,血主于肝,营风之泄而表实不开,则经热内传。师言血下者,有案例是血后下。

按;血热阳结,则见阳狂,对比阳败阴盛,则见阴颠。少阳经病,与外感经水适来,而热入血室,阳明阳盛,也有热入血室,与此参考对比学习。现代有外感后而突发精神病者,皆有热入血室证的可能。

太阳四十五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 太阳病六七日,经尽之期,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已无表脉。脉微而沉,是寸脉浮,关脉沉,沉为在里,当病卫气内陷而结胸,反不结胸,而其人发狂者,以脉沉之结热,不在上焦,而在下焦也。脉沉者,营热内传,热结下焦也,少腹“当”硬满,此是一定之理。小便自利者,膀胱不热,热结血分,下血乃愈。所以然者,太阳表热不解,则随经内传,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破瘀而泻热也。

2 表证犹存者,是微发热恶寒之义。脉微而沉者,已无表脉。如表证剧,仍遵上条之纲,则先解表,而后下血,表证犹存,也无表脉,可以直下。脉沉在里,非卫陷结胸在上,即营陷结血在下。其人发狂者,一定是营陷热瘀。血室热瘀,木陷不升,横逆少腹,少腹“当”硬满,此是一定之理。

3 热结血分的重要证状就是其人发狂,又加少腹硬满。此不要误为膀胱腑证,膀胱腑热者,小便必不利也。(《金匮》痈脓也用小便自调者,辩热不在膀胱)小便自利,膀胱不热,阳腑不结,故不用芒硝。

太阳四十六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此为无血也,此是太阳病,湿热之证。反之小便自利者,此不为膀胱湿热,而其人如狂者,血证已定,抵当汤主之。

2 身黄,脉沉结,少腹硬者,是太阳病湿病与太阳病结血,共有之证。从小便通利,以辩是否血证。而血结证者,又必有其人如狂,故血证已定。

3 太阳病,表闭里湿,湿热外蒸,则发身黄。血司于肝,血结木郁,贼伤己土,则发黄色。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故也见身黄。木陷不升,横逆少腹,俱见少腹硬也。此脉沉结者,是上条寸脉浮,关脉沉之义。故外感都有寸脉,内湿与内结,都有关脉沉也。土湿木陷,膀胱湿热,则小便不利。血结木郁,膀胱不热,故小便通利。此脉唯“结”不同。结者,脉来缓时一止复来。

4 发黄,腹满,脉沉此三证,见小便不利者,此为膀胱湿热五苓散证,发黄,腹满,脉沉结此三证,而见小便自利者,此为血热瘀结之抵当证。

太阳四十七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1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此是膀胱湿热;今反利者,此为血证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2 伤寒有热,少腹满,此表闭里湿,木气下陷,膀胱湿热闭涩,故小便不利也。今反小便利者,不为湿热,而为血证,故当下之。

3 本条以小便不利与自利,来辩别湿热与瘀血之证也。湿热与瘀血,其外热与腹满,证相同也。“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皆是辩证论治的关系。重点;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必遵师法。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106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中如何鉴别呢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请加公众号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哦!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40天. 柴胡加龙 ...

  • 《伤寒悬解》注解抵当汤与瘀血身黄的典型医案

    太阳四十五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 太阳病六七日,经尽之期,表证犹存 ...

  • 《伤寒悬解》大小——陷胸汤

    太阳百十三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汗下亡津,故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 ...

  • 《伤寒悬解》桂枝甘草龙牡汤,茯苓四逆汤

    太阳百零五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劫发汗,是为火逆,火逆之证,下之亡其里阳,又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神气离根,因而烦躁不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疏乙木而培中 ...

  • 《伤寒悬解》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丸(典型医案)

    太阳百二十七,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1 伤寒汗出,表解之后,胃中不和者,阳腑虚寒也,胃腑虚寒,则脾阴湿盛.胃以阳腑而主下降,汗 ...

  • 《伤寒悬解》阳明病瘀血证——抵当汤

    阳明瘀血证三章 阳明四十七 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魂知来,魄藏往,以肺主魄而生水,肾水蛰藏,阳神下秘,故往事藏蓄而不 ...

  •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刘渡舟 这里补充说明淤血也会导致身上发黄,脉是沉结的,跳一跳有停止,这是气血凝滞不利的一个表现.身黄,有可能是身热发黄,也可能是淤血发黄,都可以出现少腹硬,鉴别是湿热凝结的发黄有小便不利,,同时湿热发 ...

  • 抵当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视物模糊医案

    2020-01-03 女,78岁,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物模糊,曾在市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朋友希望予以中药治疗,告知:老年疑难杂症,没治过,没有经验,恐出意外,予以拒绝.朋友:老年人视物模糊影响 ...

  • 《金匮悬解》妇人杂病,男女通用——抵当汤

    杂病七 经水不利二十五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妇人经水不利下,必有瘀血壅阻,宜抵当汤,下其瘀血也. 1 经水不利,非虚即瘀,不能利下,必内停为新瘀.本卷杂病之瘀, ...

  • 《伤寒悬解》——太阳病总纲

    此为太阳病总纲,一定细看此篇. 总提纲共三章(凡是没标序号的,皆是黄师原解) 太阳为六经之纲领,其经行身之背,其气主一身之皮毛,皮毛窍闭,气不外达,故病则脉浮,太阳之经自头走足,经气下行,皮毛窍闭,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