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机会与落地方略(一)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美国重塑自己的国际形象和信用,维持、提升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和其他G7国家使用各种办法遏制中国,但又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合力。因为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是资源依赖型,这些国家离不开中国的大市场,与美国之间貌合神离。美国和英国(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完全可以实现石油、天然气、铁矿砂等资源的自给自足,不是太依赖中国市场,想尽办法遏制中国发展。中国与俄罗斯是相互依赖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印度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中国与韩国、日本等国是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韩国、日本对中国市场很依赖。

2、中国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G2(中国、美国领导世界)格局渐趋明朗,中国、美国引领世界的时代来临。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会逐年提升。

4、全球新一轮的创新竞赛、科技竞赛、产业升级等不可阻挡(但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封锁与打压会有增无减)。

5、美国的逆全球化和中国全面开放的此消彼长。

6、智能化、物联网化、数据化、网络化、信息化、科技知识产权化和创新知识产权化潮流不可阻挡;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以及资本化证券化等趋势不可阻挡。

7、人民币持续坚挺和美元的持续贬值。

8、美国移师亚太以及美国搅浑西亚石油大国、制裁俄罗斯、委内瑞拉等能源大国,支撑石油价格,从而,带动美国本土的页岩油开采进而成为石油、天然气石油出口大国,摆脱能源依赖和赚取石油、天然气出口利润。

9、能源的绿色化、能源的替代化。绿色、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旋律。

10、受新冠疫情冲击,导致了全球产业链、贸易链重塑,同时带来数据、AI在治理国家社会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二、中国未来5至10年甚至20年在经济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什么可以作为趋势判断的指引和参照?

“十八大”、“十九大”指引以及“新时代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内循环和双循环”、“创新的核心地位”、“绿色发展的国策”、“开放的全面化和继续深化”、“共享的国家驱动力”、“依法全面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国家实现复兴梦”。

2、社会主要矛盾转换

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即供给不足与基本需求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供给结构失衡和供给质量不高与人民需求升级和中高级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一核心矛盾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义,也是人民精致和高级需求推动商品质量、服务质量不断升级的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国际化过程,也是中国产业、商品与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3、“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创新”上升为核心地位。

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推动确权和变现。

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有承担不确定收益和共担风险的资本来推动,即股权资本特别是风险投资的推动。风险投资需要资本市场的退出通道,如股权基金份额流动、并购退出,特别是IPO上市退出。随着科创板推出和注册制推行成功,创业板注册制成功复制,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合并,可以预见注册制不久会全面实施。便利上市和交易的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预见上游的股权投资市场会大发展。

风险防控特别是中国金融的结构化资源配置矛盾是以商业银行间接资本为主导的资金配置为主,向以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和票据、股票、ABS等补充并且比例逐渐加大的结构化趋势演变。

4、资产配置的结构和趋势会有什么变化?

机构、家庭、个人以房地产作为主要资产配置方向会向以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外汇、贵金属特别是股票占比逐渐提升的结构化、多样化趋势演进。同时,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向以散户通过基金等间接配置股票、债券的结构化趋势演变,也就是个人主动型资产管理为主,向通过机构被动化管理资产、配置资产的趋势演变。

5、开放下的金融市场会带来什么冲击和产业机会?

金融赚取差价的基本逻辑不变,但是结构调整和竞争加剧。

(1)商业银行纷纷成立理财子公司,商业银行的资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独立法人主体,与信托资管、基金资管、期货资管、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展开激烈的竞争,资管公司赚取的是被动投资者的钱在配置资产后升值的分成收益和管理费。

(2)商业银行赚取的核心利润之一就是吸收储户的钱之后放贷给政府、企业、个人,赚取资金差价。

(3)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产品销售获得资金,之后通过资管手段配置到更高收益的资产,获取保费与资管产品增值差价。

(4)特别是国际投行通过承销发行股票、债券等获得手续费和销售差价。

(5)商业银行纷纷成立资本管理公司(ANC),可以进行债转股,从而进入股权投资的上游环节分享股票浮动收益,通过放贷取得固定收益,通过资管配置到标准化产品(交易所交易的债券和股票等),从而完成了商业银行不同资金差价的全牌照布局,同时与资管资金、储蓄资金、私募股权资金进行全面竞争。

(6)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公司(AMC)赚取资产的周期差价,如房地产在经济周期的萧条和衰退阶段下跌到复苏和繁荣阶段上涨。

(7)中小私募股权基金前有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和头部国际私募机构的阻击,后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公司的围堵,存在缺少资金、缺少项目资产、缺少人才、缺少案例、缺少原始管理资金的规模积累等优势,因而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中小私募机构退出该市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向头部集中,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创新基金管理模式趋势演进。

(8)中国的资管业务将面对国际投行和投资机构如摩根、美林、高盛、黑石等的全面挑战。因为这些国际投行和投资机构有遍布全球资本市场的网络、人才、机构和国际资金优势以及资产配置成熟的管理模式优势,中国资管机构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三、世界和中国经济金融演变与发展趋势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1、公司成立从实缴资本到承诺资本的法律法规调整,加上国家推动创新创业(“双创”),市场涌动着创业大潮,随着创新成为核心地位,创新、创造将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

2、创新发展离不开人,创造更是智慧的结晶,可以预见教育和人力资源提升体系建设和商机涌现,教育培训产业更会持续增长。

3、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知识产权交易、许可、转让、收购与被收购等知识产权运营将是重大趋势。

4、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将带来法律服务业的大发展和空前繁荣,律师的地位在逐渐提升,律师法律服务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围绕法律服务产业的周边产业如出版、培训教育、平台经济等会带来重大机会。

四、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冲击和商机?

1、对个人最大的冲击是以资源驱动向人力资本、智慧、科技驱动的知识经济转型带来的不适应和焦虑。如何学、学什么、怎么学?驾驭资讯和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每个人面对的挑战。

2、对企业最大的冲击是以创造、创新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形态资产替代传统资产的转型,带来的企业经营结构、金融结构、核心竞争力要素结构的重大变化的冲击。

3、创业涌动、市场主体繁多,机会窗口一打开如不能尽快抓住就会窗口关闭或被别人把握,竞争空前激烈,如何抓住和把握机会要求越来越高。

五、哪些商机是风口型?

1、直接服务型特别是专业服务型,如律所、会计师所、评估师所、证券公司;直接投资型如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型如公募基金、阳光私募以及银行理财公司、银行资本管理公司;逆周期金融机会型如AMC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以上行业周边服务如金融信息平台公司、培训教育和考证机构、出版发行机构、内容服务机构等。

2、知识产权(IP)全价值链战略机会:如科技立项咨询、专利申报和商标申报、著作权申报、争议与诉讼维权、知识产权(IP)转让、许可、融资投资、估值以及知识产权(IP)信息服务、知识产权(IP)平台经济、知识产权(IP)培训教育、出版发行以及内容媒体服务等。

3、绿色商机: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环保产业以及周边服务。

4、消费升级引致家政服务以及相关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细分化、平台化以及更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需求。

5、企业自主研发和购买、受许专利技术、商标、版权以及特许经营系统,知识产权(IP)运营时代来临。

6、开放商机:走进来,特别是走出去,如中国商品、服务、工程、投资等走出去,带来巨大的商业咨询、法律服务、投资咨询等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商机。

六、这些商机怎么把握?

1、知识、经验、信息、思维等个人发展要素的迅速获取与锤炼。

2、模式甚至发展范式转变。如以贴牌到创造,以整合资源到自营加上众包,特别是对以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基础设施如操作系统、移动定位系统、支付系统的合理运用。

3、各种平台开发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理性认识和运用。

4、充分研讨把握自主研发,还是内容驱动,是自营还是众包服务,亦或是整合要素进行平台运营等不同路径和手段,特别是在商业模式打造和重塑中的功能和作用。

5、定位合适:是做产品驱动型,生产制造一流的产品;还是技术驱动型,做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和知识产权(IP)运营;资源和关系驱动型;平台驱动型,必须要有合适、正确的发展定位,才能集中资源、能力和力量,真正抓住商机、运用商机、商机变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