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工资与物价

(0)

相关推荐

  • 吴洛加:那年那月鲁祖庙之炊烟

    炊       烟 文/吴洛加 五十年前,鲁祖庙的清晨是被公鸡的喔喔啼鸣和住户们劈柴捅炉子发火的声音唤醒的. 从前老人们爱把一句话挂在嘴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让"柴" ...

  • 那些年代的记忆

    泽文梦笔1069篇 闻说笔端有风月 音乐: 漫浪 - 那些年,那些事 岁月从指间流淌着,那些年代的记忆,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那物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回忆过去的年代很有趣! 50年代的衣食住行,劳动 ...

  • 难忘的凭票供应年代--说说蛋票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一切都要凭票供应.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一般每人每月27-31斤.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指定粮店购买.每人每月27-31斤的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 ...

  • 我的一次“黑市”交易

    我的一次"黑市"交易 作者 ▏ 姚天赋 1959年困难时期,我在四川省交通厅直属的钢铁运输公司第四车队任职. 当时正值青年,又是干部身份,每月粮食定量由23斤减至19斤,号称:&q ...

  • 周阳生:那个年代的生活碎片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中国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 ...

  • 回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工资与物价

    读懂社会的一个方面是考察工资和物价.很有趣! 老底子,低工资,物价稳定.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 百元以上是很高的工资,人数极少. 1966-1976年上海的青年工人,学徒三年 第一年:17 ...

  • 回忆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工资与物价!

    永不褪色的记忆 今天的誓言,一定会追忆到永远,永不褪色的记忆,还是能够绚烂明天 公众号 读懂社会的一个方面是考察工资和物价.很有趣! 老底子,低工资,物价稳定.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 百元 ...

  •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工资与物价!令人震惊!

    鸡蛋 6-7分一只 老母鸡 1.30一斤 大闸蟹 0.70一斤 南京到上海火车 慢车 5.40元 直快 6.50元 南京到芜湖慢车2.40元 买连票便宜:芜湖到上海慢车 7.10元 京沪特快硬卧下铺  ...

  • 回忆七、八十年代的工资与物价

    读懂社会的一个方面是考察工资和物价.很有趣! 老底子,低工资,物价稳定.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 百元以上是很高的工资,人数极少. 1966-1976年上海的青年工人,学徒三年 第一年:17 ...

  • (原创)难忘的回忆七十年代加工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城市里的工厂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还分大集体和小集体,全民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和同等级的集体所有制职工相比稍微多几块钱,虽然工厂里的工人工资名义上八级工资制,实 ...

  • 七、八十年代的工资与物价,照片真少见!

    读懂社会的一个方面是考察工资和物价. 老底子,低工资,物价稳定.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 百元以上是很高的工资,人数极少. 1966-1976年上海的青年工人,学徒三年 第一年:17.84元 ...

  • 回忆 1970年代、1980年代的工资与物价

    读懂社会的一个方面是考察工资和物价.很有趣! 老底子,低工资,物价稳定.农产品贱,工业品贵,国家高度垄断. 百元以上是很高的工资,人数极少. 文革时上海的青年工人,学徒三年 第一年:17.84元/月 ...

  • (原创)回忆七十年代的托儿所

    有老同学跟老城回忆七十年代的托儿所,不知道你记忆的碎片里是否有这些划痕?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夫妻双职工生养二个孩子很普遍,但是爷爷奶奶一般还在上班,就算奶奶退休了往 ...

  • 回忆七十年代穿假领子衬衫

         家人前些日子给老城买了件毛衣,是带衬衫领子的薄毛衣,穿这件衣服对老城来说很新鲜,这样穿可以在内衣外减少一件衬衫,进空调房脱掉一件外衣很舒服,忽然想起七十年代母亲给老城买二件假领子衬衫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