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雄:细爹的故事

细爹就是外父,儿女们都叫他细爹。

细爹生于1947年,典型的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在众多父兄的呵护下,细爹的童年是平静而快乐的。但一场大水改变了他的生活。

1954年夏天,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沿万里长江呼啸而下,湖北小池段江堤经不起它的闹腾,裂口而哭。一夜之间,富饶的黄梅下乡,一片泽国,细爹的老屋濯港徐密叶家畈“船行屋顶,人在舟中”。

来不及“逃水神”,灰色的年代,也没什么可抢。看着仅能支撑几天的口粮、一大帮未成年的儿女,爷爷奶奶心如刀绞,欲哭无泪。在芭茅山搭起的简易帐篷内,暑气蒸人,一家人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尚在襁褓中的小姑用时高时低的啼哭,表达着对现实的不满。粮食一日少于一日,终至告罄。太阳依旧火辣,抵抗力低下的小姑到底没有经受住恶劣条件的考验,空腹去了另一个世界。奶奶撕心裂肺的嚎哭,唤不醒沉睡的娇儿。芭茅山北,又新增了一座小小的坟茔。

生活还在继续,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擦干眼泪,坚强的奶奶决定外出逃荒。大爹、三爹由爷爷带队,大姑、二爹和细爹由奶奶带队。由大路北上,沿途乞讨。

县城脚下,有个村庄叫章大屋。章大屋有个老中医,当时在濯港医院工作。章医生生有两个女儿,恰逢夫人新丧,在家休养。中午时分,奶奶带着儿女来到该村挨家乞讨。面对着如过江之鲫的灾民,章大屋人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爱心,有饭给饭,没饭给米。细爹其年七岁,虽然生活困苦,强大的基因还是使幼年的细爹生得眉清目秀。

章大屋人围着讨饭的叶家畈人,你一言我一语:“这个伢儿长得好得人疼!”胆小的细爹惊恐地拉着奶奶的衣角不撒手。“哪个要是欢喜我细伢,就拿去养,长大了就是他家儿。”奶奶可怜兮兮地说。此话一出,惊起一阵涟漪。“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你真的舍得吗?”“舍是舍不得,但是眼前我实在养不活,寻个好人家,也给他一条活路。”“你也有一把年纪,说话要算数,可不准反悔!”“我说话绝对算数!”不一会儿,章医生和他的两个女儿就来到了奶奶身边,他和善地看着细爹,他的两个女儿也笑眯眯的。他蹲下身子,拉着细爹的手说:“小朋友,到我家和两个姐姐玩,好不好?”“我不!”细爹退到了奶奶身后。“要得!”大姑和二爹都推着细爹。奶奶眼里含着泪水,把细爹推向章医生:“我细伢听话,就到这叔屋去,叔家里有饭吃。”细爹大哭起来。奶奶狠心地拉着大姑和二爹转身就走,细爹挣脱章医生,一边哭,一边追赶。前面娘仨急急地走,中间幺儿苦苦地赶,后面章医生保持着一段距离,依然和善地望着。三点一线。在章大屋村前的大池塘岸上,看着哭得伤心的幺儿,奶奶停下了脚步,她转身走到细爹身边,低下身子,挤眉弄眼地小声对细爹说:“你莫苕哒,你就在他家待半年,等水退了,我就叫你爹来接你。”奶奶起身走了,二爹恶狠狠地向细爹挥着拳头,“你再跟,我就打!”不知是听信了奶奶的话,还是害怕二爹的拳头,可怜的细爹停住了哭声,也止住了追赶。望着渐渐消失的娘三,章医生让大女儿背回了不时抽泣的细爹。

这个章医生就是后来妻子嘴里时常提到的善良的“章爷”。章家大姑二姑长于细爹,一个大四岁,一个大两岁。细爹刚到章家,一个星期没有说话。章爷时常逗他:“哟呵!这伢是个哑巴伢。”一个星期后,细爹在他自己的房间里自顾自地唱起歌来。章爷开心地笑了:“这伢将应该养驯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1955年秋。章爷门口站着一个身材矮小的农民,他笑眯眯地望着正在堂屋和章家大姑二姑“跳房子”的细爹,不说话。细爹突然转身,发现了门口的“老年闰土”,迅速丢掉石子,鸟儿一样飞出堂屋,伏在“闰土”怀里,响亮地叫了一声:“爹!”正在房间看书的章爷,走出来,看着搂在一起的父子,心里一阵失落。

“都怪我那苕堂客,随便把儿送人,儿哪能随便送的。”老实的蔡爷结结巴巴。章爷一脸严肃,不说话。“决不能随便带回去!”旁边的章大屋人大声地说,“纯粹打主意,说话不算数!过河拆桥!”蔡爷一脸谦卑,望着章爷。“罢罢罢!家伢养不野,野伢养不家!让他带回去了事。我就当做好事。”章爷背过脸去,挥挥手,眼里分明闪着泪花。蔡爷一生老实,也做对了一件事:“既然章叔这么好说话,我们两家就当亲戚走,我细伢两头走动,如何?”众人曰“善”。于是好运的细爹就有了两个父亲,两处家和来自两家的爱。

1955年——1966年,十年之间,细爹两家走动,度过了他人生中极为幸福快乐的时光,他由懵懂少年成长为英俊青年。一日,义父章爷突然对他讲:“天奇,你以后不要来了。”顺便说一下,天奇是章爷给细爹起的大名,寓意“天赐奇人”。年轻的细爹非常惊愕,纵有千般不舍,还是带着委屈和不解,退出了章家。又过了一年,根正苗红的初中毕业生蔡天奇被推荐上卫校,三年之后,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医生。

山不转那水在转。文革结束。当细爹转回濯港卫生院上班时,生前在此工作过的义父已经作古。有一次,细爹碰到来医院领取家属补助款的章家二姑(章爷后来续弦,二姑是替章奶领生活补助的),细爹知道了一切。原来,当年耿直的章爷在单位被打成“右派”,为义子的前途,他毅然决然断绝与义子的一切往来。细爹来到章爷坟前,大哭一场。因为不是章爷的“狠心与决绝”,细爹也许一辈子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从那以后,每年春节、清明节,细爹都要带着孩子,来到章爷的坟前,履行着做儿子的义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倘章爷地下有知,应含笑九泉。

作者   王武雄  濯港中学教师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0)

相关推荐

  • 原创┃欢言趣语之一三九(大姑要来了)

    原创┃欢言趣语之一三九(大姑要来了) 口述/欢欢 记录/欢爸 时间/2012-10-31 05:01 [引言]欢欢:奶奶,你打个电话给大姑,让大姑晚点儿回来,等爸爸走了再回来. 奶奶:为什么? 欢欢: ...

  • 小说《缘为兵》【四五〇】长相思往日亲人

    小说<缘为兵>[四五〇]长相思往日亲人 小说连载<缘为兵>(初稿)未完待续 图/文:梁佛心 炕柜上边儿的墙上挂着一个小镜框儿,里边儿只有一个人的一张相片儿,那个人叫贺水清.怹是 ...

  • 【佳作连载】| 魏月娥作品:小姨(一)

    一直以来,总想用我的拙笔记录一下我的小姨--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农村妇女,她的苦难,她的命运多舛,时时触动着我的内心,有时候真的很疼很疼--              --作者题记 作者:魏月娥    ...

  • 《美文》2021年05期 短篇散文 | 结婚谣

    结婚谣 梁晓阳 初夏的一天上午,大姑奶从三星尖上来到了我们家,父亲正坐在厨房门后抽水烟,母亲正在给那锅热气腾腾的稀粥搅拌晾凉,大姑奶将一只月饼递给了我母亲,顾不上喝我母亲递过来的稀粥,对我父亲母亲说: ...

  • 这阿侬脾气跟她黄梅爹一样

    这阿侬脾气跟她黄梅爹一样

  • 一个人的团圆饭

    天乐明明知道娘不会回来,但还是傻傻地坐在门槛上,痴痴地望着村口小桥,小桥上,有条流浪狗,孤单单地来回跑. 天乐是看着娘走的,想到这,天乐舔了舔嘴唇,似乎回味当年的肉丸子香味.娘狠劲地甩开天乐拽着裤管的 ...

  • 血,总是热的——作家陶雄喜的热血故事

    他是衡阳市作协驻会作家,也是市政协委员,连续十一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献血总量148800毫升.在市中心血站机采科,经常能见到这位笑容满面,风趣幽默的作家献血者陶雄喜.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 ...

  • 细释“田忌赛马”故事的竞争哲理

    历史上有不少故事生动奇妙.家喻户晓,并常常蕴含着深刻的谋略思想,比如,<史记>所记载的战果时期的"田忌赛马"故事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故事.这故事说的是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 ...

  • 王武雄:二哥的婚事

    春三月,暖阳高照. "王奶,我又给您二伢相中一个女孩!"正午时分,走村串巷的货郎胡二叔来到我家,他一边放下担子,一边伸手掏着上衣口袋. "谢谢二叔!谢谢二叔!" ...

  • 王武雄:付先生的黄昏恋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进行时.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天际. 盛夏的傍晚,暑气大降,偶有一阵凉风吹过,正是勤劳农人一天劳作的佳期.平原地带的付家墩,村前的田野,犁耙水响,一片繁忙.不远处,一皮肤黝黑的农 ...

  • 【“本源生态农业”杯征文】王武雄:今夜,古道从心头飘过

    加关注 微信号:caojingjun19731216 先有南北山,后有四五祖. --黄梅俚语 (一) 好美的景致! 丽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行舟,水天相接,浑然一体.蓝汪汪的古角水库,深不可测. ...

  • 王武雄:能干的老刘

    加关注 微信号:caojingjun19731216 1980年,五月端阳,天气晴朗.大马路上,一对家相距不远的青年男女,一起步行去男朋友家过节,他们一前一后,相隔好长一段距离,男青年不时回头笑看女青 ...

  • 王武雄:我的老婆是医生

    加关注 微信号:caojingjun19731216 "哎呀!你的老婆是医生啊?" "嗯." "真好!生病不用花钱治!" 什么话?舒适生活标 ...

  • 王武雄:他从朝鲜战场归来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最后一排的人,现在只有我还在."身材魁梧.精神矍铄的吴保山老人指着照片中一排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面色凝重,心情复杂. 照片是195 ...

  • 王武雄:儿时记忆——站桶

    秋雨菲菲,农闲时节.一个干瘪的老人,坐在茅屋内,背对着门口,双手不停忙碌.一堆经过挑选的白亮稻草,还有竹片.铁丝以及一些小工具,散放在身旁.老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编织了一层,就用棒槌向下紧压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