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长征途中曾救助上将夫人,用一块盐挽救一个排,高寿108岁
相关推荐
-
四川108岁老妇带弟长征,曾用盐救整个排,令开国上将夫人感念终身
弹指一挥间,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5年,时光流逝,曾经那些一脸稚气的红军战士,现在都已经是经历沧桑满头白发的老人,其中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小角色但是却用一生向人们讲述着"红色精神". ...
-
108岁女红军刘文治:一块盐巴救了一个排,上将夫人对其感激一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路已经过去85年,时间匆匆,大部分走长征路的战士们已经不在了,现在听来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似乎都成为了影视剧里的传说. 但是即便再艰苦,红军还是坚持走了下来,红军 ...
-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
为什么长征那么艰苦都难不倒红军?
为什么长征那么艰苦都难不倒红军?
-
妇女的冤仇深!她为什么参加红军?
电影<红色娘子军>海报 1910年,细妹子出生在江西瑞金,一个赤贫的农民家里. 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死了.爸爸种地主的地要交租子,他早出晚归,每天十分辛苦,可年年交不清租子. 六岁那年, ...
-
【江苏】徐程钰《庆长征胜利85周年》指导老师:蔡玉清
庆长征胜利85周年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向阳校区 六年级 徐程钰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已经建党一百周年了.但实际上,今年也是长征胜利85周年.我不得不想起那段历史.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失去了9 ...
-
刘文治:带全排长征仅2人牺牲,途中救下开国上将夫人,享年108岁
刘文治 2020年夏季,重庆石桥铺殡仪馆内设了一处灵堂.灵堂内,伴随着家属们的低声抽泣,空气中弥漫着肃穆与悲伤. 灵堂中央,一位老人的遗像被黄白色彩的鲜花簇拥着.灵堂两侧都贴着白底黑字的挽联,挽联上, ...
-
刘文治:21岁参加红军,长征中曾用一块盐挽救一个排,高寿108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1709期) 红军长征中的女兵很少,但这些女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天谈起长征不要只说那些叱咤风云.鏖战沙场的将士,更应该记住那些红军女战士.她们也许没有参加过战斗,但没有她 ...
-
蹇先佛:最美上将夫人,曾长征途中生孩子,现104岁依旧身体硬朗
引言 "红军不怕远征难",在上世纪那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之下,中国的军人靠着她们不屈的意志力完成了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那就是长征.在长征途中不仅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还要经历着恶劣的环 ...
-
她是“最美上将夫人”,长征路上草地生孩子,至今健在已经104岁
长征堪称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完成这个奇迹的部队,便是和人民最亲的红军.要知道在当时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红军能够实现这个壮举是非常难得的,因此这也被后世奉为了可以战胜一切不可能的精神,那就是长征精 ...
-
蹇先佛是“最美上将夫人”,长征路上草地生子,至今健在高寿104岁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转移战非长征莫属,长征的意义不仅仅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还造就了一批革命战士铸就了长征精神.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为中国革命在陕甘宁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基 ...
-
长征途中,红四团在乌江和泸定桥的战绩,当今特种部队都无法相比
编辑搜图 ▲湘江战役剧照 1934年12月湘江战役后,长征红军损失近半,不得不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贺龙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西南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在此期间,红1军团第2师第4团接 ...
-
长征途中,用机枪打下国民党飞机的连长,建国后被授予什么军衔?
近些年,受抗日神剧影响,很多人认为用机枪打下飞机是抗日神剧的桥段.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飞机是不可能被机枪打下来的,一方面机枪射程有限:另一方面,飞机也有比较完善的防护系统,所以用机枪打下飞机几乎是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三 · (二)童子窃人曾受辱,夫人视盗破迷机
<除欲究本>卷三 诗曰: 戒中工夫休轻观,莫道窃人是贼端. 惟有细微难把守,毫厘小事当盘桓. 1 昔日董在湖北樊城,闻一女中明公,令人可羡,那女人却是一位太太. 一日在家静坐,忽听街门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