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的黑脸大人物,辽国畏之如虎,太后面子都不给!

包拯人称包黑炭。实际上,人家真不黑。真若黑成那样,以咱中国古代正史创作家们的规矩,不会不把他奇特的相貌在传记里记上一笔。

但宋朝真有个很黑的人,他叫王德用。

《宋史》里记载,他“状貌雄毅,面黑,颈以下白晰,人皆异之。”脸黑脖子白,结果当然就是映衬得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到了何种程度呢?“闾阎妇女小儿”,也就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们,都叫他“黑王相公”。

我们知道,包拯之所以就黑,是宋以后的小说家们,为了展现他刚正不阿的形象,给他“抹黑”的。

当然,包拯确实是刚毅。张贵妃想帮他伯父张尧佐要个宣徽使的荣誉称号,宋仁宗也答应了,不就是个闲差吗?竟然在朝堂上三番五次能不过,包拯激烈反对,甚至“唾溅帝面”,仁宗皇帝只得作罢。跟自己的爱妃讲,“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你只管要官,你不晓得我受了包拯多少气啊!爱妃啊,你就体恤我这个皇帝的苦衷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包拯敢驳皇上的心意,王德用呢?连太后的面子都不给。

章献太后刘娥,乃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贤后之一,人称有“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比吕后和武则天的评价都高。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她就没有一点私心。

这不,她垂帘听政后,有人拿着她的懿旨到了王德用军营中,说是要给个官做。王德用一看,哟,确实是太后的命令呀!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何况,开了这个口子,我还能拒绝得了别人?军中从此不就是裙带关系的天下吗?还怎么打仗?

太后也来气了,“固欲与之”,这人,我就是要让他坐这个位子,你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个份上,王德用会怎么做?

他继续“抗旨”。

他不知道风险吗?他不怕死吗?

哪有不怕的呀!但大宋的制度,不能因我而变啊。军队的士气,不能因我而散呀!若将士因此无心打仗,干不赢契丹,得有多少家庭失去儿子,痛哭流涕啊!

所以,他顶着太后的压力,硬是没办!

太后呢,也拿他没办法——说起来,在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宋朝,君王太后们,当得也挺憋屈的。

(憋屈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刚才我们提到了契丹。

王德用作为名将,与西夏和契丹都没少交锋。尽管他基本没有“亲矢石、督攻战”,但对下属恩深意重,很得军心,大家对他誓死为报,都说王德用的军队敢打仗,不惜命,因而,王德用“名闻四夷”。在西夏与辽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退休之后,每有大事,都会进宫面圣。

一年乾元节(宋仁宗生日),契丹谴使来贺,王德用依例入朝。他的面相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过目难忘,契丹使者一下在群臣之中看到了他,心里有些打鼓地问翻译,“黑王相公乃复起耶?”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明明白白地表现了契丹对他的敬畏。后来翻译将这话转告给了宋仁宗,仁宗皇帝立马“起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至和元年(1054),更升七十六岁的王德用为枢密使。

难怪元人脱脱等在编《宋史》之时,大赞王德用为“矫矫虎臣”,威震四方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