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五里镇

(0)

相关推荐

  • 这所学校下午放学后都有一个仪式

    老家乡镇街上的一所小学,时隔两年后回去,这次对它又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对这所小学,笔者并不陌生.它在镇政府驻地的场镇上,在场镇的西边,解放前为一个家族的祠堂. 二十多年前,儿子在这所小学就读.现在,兄 ...

  • 【叙说地图】图说奉贤地名:南高桥

    图说奉贤地名 奉贤概览 街镇风采 地名掌故 南高桥 清代青村盐场地图中的高桥集镇方位 高桥集镇,亦叫南高桥,是奉城镇辖境内的一个古集镇,位于奉城集镇以西1.5千米.东到古市桥(场前桥),西至西弄口和原 ...

  • 荡漾在心中的芦苇

    我的家乡在黄河南岸,那里盛产芦苇.每到秋天,整个村庄淹没在芦苇的海洋中,一片片的芦苇随着秋风摇曳生姿,哗拉拉的摆动很是壮观.芦花飘飘的季节是我们老家最美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钻到芦苇地里 ...

  • 北方专栏 | 牧心:我们这群“没出息”的人

      [北方专栏] 主编:暖在北方  锦  烟花 策划:时光里的行者 版式设计:ETA 图源:堆糖 文:牧心 \\ 我们这群"没出息"的人 \\ --谨以此文献给优秀的70后中师生们 ...

  • 16岁,记忆里全是南宁

    2005年,16岁,9月1日?初中毕业的这一年,我到东莞五叔打工的城市,后来东莞也成了我打工的城市.2005年的暑假很热,我的路很迷茫,在东莞一个月.我以为可以学会五笔打字,然后发稿子到杂志社.只是很 ...

  • 此文,写给三十年前的中专生

    此文,写给三十年前的中专生

  • 魅力太行 ‖ 那一年,第一次过教师节

    文/青山依旧 1985年9月10日,我度过了第一个教师节. 上世纪八十年代,殷殷杏坛阳光明媚,三尺讲台春意融融,"尊师重教"如暖风习习吹遍神州大地,昔日的"臭老九&quo ...

  • 初为人师

    昨天复习几年前写的日志,看到"我的42年"系列,将读书时段已经写完.当初写的初衷,是担心回忆成为空白,所以趁着记忆尚未完全模糊,用文字记述下来,作"岁月之歌"的 ...

  • 昨日记||种甚因,结甚果

    笔记时间:2019年9月1日 农历:己亥年八月初三 星期:日,工作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图片拍自通山县南林桥镇 全文4节,约1300字.有删节. 01 和可可一起过早. ...

  • 城市记忆‖寿光的“五里墩”

    ​古时的驿道上,有五里一墩,十里一铺之说.驿道,又叫"官道"."邮路".是连接州.县之间的重要通道,由"中央政府"投资兴建,相当于现在的&q ...

  • 记忆中的浍沟镇凤山联中(下)

    浍沟镇凤山联中 图文/马勇 那时教室也有电灯,就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炽灯泡,大多会因为停电用不上,用得上的时候因为灯泡功率低.数量少,整个教室还是十分灰暗的.如果赶上停电,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同学们纷纷取 ...

  • 青岛妇女儿童用品商店,记忆中的老街里情怀

    "上街里",是老青岛人曾经的时尚与永久的记忆.近期陆续为大家展示的是那些曾经在老青岛心中抹不去的点点滴滴,那些耳熟能详.时常光顾的老店,那里,一定有你或多或少美好的回忆.随着流逝的 ...

  • 那些年深植我们记忆中的诗词里的黄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倾倒,多少不屈的精神在此生发.一提起她,我们总是忍不住心潮澎湃,我们总是难免想起这些绝美诗句,重读经典,赞美黄河,让伟大坚强的精神永远流传↓↓↓ ( ...

  • ​回 望 故 里——我记忆中的赤峰五中街(三)

       陈书华,女,1947年出生于赤峰市五道街."文革"时在赤峰二中高二(1)班读书:1977年考入辽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赤峰学院,为心理学副教授,兼任师资科科长.心理教育 ...

  • ​回 望 故 里——我记忆中的赤峰五中街(二)

       陈书华,女,1947年出生于赤峰市五道街."文革"时在赤峰二中高二(1)班读书:1977年考入辽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赤峰学院,为心理学副教授,兼任师资科科长.心理教育 ...

  • ​回 望 故 里——我记忆中的赤峰五中街(一)

       陈书华,女,1947年出生于赤峰市五道街."文革"时在赤峰二中高二(1)班读书:1977年考入辽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赤峰学院,为心理学副教授,兼任师资科科长.心理教育 ...

  • 宰相随口说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几百年无人能对,最后却被10岁孩子对出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金榜题名后,王安石并没有立马得到重用,只是被任命为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这样的小官.不管在何处为官,他工作都十分努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官职也在逐步提升.公元1058年,王安石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的奏折,向 ...

  • 【神泉翰墨】画里与记忆中的古祠

    图/黄展介  文/饶宝忠 黄展介,室名:展逸轩,笔名:白石山人.1979年生于广东梅州大埔,梅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大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职业画家. "父子进士"坊 "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