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华:谦卑,一辈子该有的修行!

(肖友良  摄影)
这是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故事。
在古希腊一个神庙内,有一道神谕,说他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这个人叫苏格拉底。
作为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即便时空穿过两千多年,直到今天,我们再来看苏格拉底,他的成就依然光彩照人,他的哲学思想还在影响着世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当时被看成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他却说出了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话——
“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与这句话相通的,还有他说的另一句——
“我不是一个智慧的人,我只是一个爱智慧的人。”
这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竟然说自己无知。
在我们疑惑之中,他用另一句解答——
“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因此,有人把苏格拉底式的智慧称为“自知无知”的智慧。
“自知无知”是一种大智慧。
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按照当时的情形,孔子是一代宗师,学识已经很渊博了,而他却并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反而很谦虚的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老师。
从苏格拉底到孔子,这两位思想家面对知识的态度都是如此的谦逊。
正是因为他们都如此谦逊,所以才能不自满、不自傲,而是不断以“无知”之心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成为著名的思想家。
做学问如此,做人也当如此。
谦逊,是世上最动人的姿态。
思想家别林斯基说:“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对知识追求的态度谦逊,才能日益丰富自己知识。
与别人相处的态度谦逊,才能不断结交更多朋友。
做人,谦逊自会得道多助。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懂得谦卑的人更高贵。
曾国藩说过:“谦卑含容是贵相。”
谦卑待人,与人为善,人生就会少阻力、多朋友。
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敬人者自然被别人高看厚爱。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一如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是谦逊、低调的。
这种谦逊、低调不仅不会矮化自己,还会让自己能受到更大的尊敬。
列夫托尔斯泰是前苏联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次在大街上穿行时,一个贵妇人看到后,并不知道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误以为他是一个搬运工。于是叫住他,把他当作搬运工让他替自己搬箱子。此时的列夫托尔斯泰并没有以自己是著名作家而拒绝,反而十分愉快地听从了她的安排,帮她完成了这项工作,还得到了一卢布的报酬。毕竟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著名作家,还是有人认出了他。当贵妇人得知这个搬运工是列夫托尔斯泰时,羞得满脸通红,想要索回那一卢布。列夫托尔斯泰却高兴地说,不,这是我劳动所得,和稿费同样重要。
此时的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读者眼中,有着如他作品一样高贵的品格,读者会因为他的谦逊、低调,更爱他的作品。
我们想一想,如果列夫托尔斯泰当时趾高气扬地斥责那位贵妇人,有眼不识泰山,那会是什么结果呢?那一定会让他的读者在对他的人品嗤之以鼻同时,无情抛弃他的作品。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读者,他就没有了艺术生命和价值。
谦逊、低调,是幸福的源泉。
放弃谦逊、低调,必有祸至。
古语云,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为人处世如果狂妄嚣张、目中无人,势必会失道寡助。
年羹尧是大清一员名将,他为官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进士出身的他,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应该说高官显爵集于一身,曾经荣贵至极。他为大清的安宁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
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年羹尧开始自我膨胀、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严于律己、吏治严格的雍正帝眼见他的变化,在无法劝导之后,于年羹尧入京的第二年,以雷霆手段将他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赐自尽。
面对这位自己曾经非常赏识的爱将,雍正既十分惋惜,又非常气愤,后来他在评价年羹尧时说: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尧乃一榜样,终罹杀身之祸。
年羹尧恃宠而骄、嚣张跋扈,结果悲惨,教训实在深刻!
如果年羹尧保持谦逊、低调,以他处于的大清兴旺时期,必有善终。
与年羹尧不一样的是,汉代有一个官员叫石奋,他一直保持谦逊、低调为官,带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家族。
(军荣先生绘)
在刘邦和项羽展开的楚汉战争中,石奋还是一个15岁的小吏,一直侍奉着刘邦。
石奋虽年少,又是待在刘邦身边,但是他对人一直恭敬有礼。看到石奋如此知礼,刘邦很是喜爱。后来,刘邦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 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汉高祖刘邦看中石奋,石奋从刘邦未统一天下时就待在他的身边,如今刘邦做了西汉皇帝,石奋没有因为刘邦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依然保持本色为人,对人谦卑有礼。进入汉文帝时,石奋没有因为是开国皇帝身边的近臣而改变谦卑有礼的行为,所以同样得到汉文帝赏识,被封太中大夫,这个官是从四品上;之后又升太子少傅,作为正二品的官员,专门教习太子武术。汉景帝继位以后,石奋位列九卿,这已经是朝廷中仅次于丞相的中央行政长官了。
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谦恭谨慎的为人处世作风,石奋深受三朝皇帝的厚爱。
最难能可贵的是,石奋不仅仅做到自己谦卑,还把种处事为人的品格,通过言传身教传承给后代,这个家族一直秉承好传统。好传统为他的家族带来了祥瑞,石奋的四个儿子都成为朝廷的栋梁。就连汉景帝都曾感慨:“石奋及其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朝廷高官的俸禄),人臣的尊宠全都集结在这一家门了。”
老子曾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老子看来,谦恭不争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谦逊、低调,不是一种卑下,而是一种宽大的胸怀,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种胸襟就需要有谦逊、低调待人的态度。
古人常讲:“惟谦受福。”
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以一辈子的努力修行,始终如一做到谦逊、低调待人处事,为人善、务实做、不争名、不夺利。如此一来,则助你者必多、阻你者渐少,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祥瑞福气会越聚越多。
因为谦卑,人生美好,为何不谦卑?!

     (谢谢阅读,请转发、点在看)

(0)

相关推荐

  • 你的世界我未曾经历,所以我不敢妄言--面试真题解析(114)

    解析有深度,思想有温度,问题请留言 真题回顾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请你谈谈对两位先哲这两句话共同点的认识.(2019年浙江面试真题) 一家之言 看到 ...

  • 【学点哲学】苏格拉底警示名言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贫寒,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 ...

  • 夜读丨“贵而不显,华而不炫”,低调才是人生智慧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悦悦 曾国藩有言: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一句话,道出了做人失败的原因--傲慢.过于傲慢,则为人不知低调,做事不懂谦虚,路必然越走越窄. 人生就如茫茫沧海 ...

  • 难得这么低调

    人生没有统一的模式,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有人一生下来就衣食无忧,一来到这个世界就一帆风顺.不知道什么叫饥饿,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不知道人间有疾苦,更不知道人生有风霜雨雪,惊涛骇浪. 自然也不明白什么是 ...

  • 智者低头,愚者炫耀

    古人有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世界很大,能人很多,一味的盲目自信只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因此,选择低调做人,低调处事,才是这个社会不变的黄金法则.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l ...

  • 谦卑者有容乃大

    苏格拉底是一位古希腊先贤,当他的好友兴冲冲的告诉他,从神庙的预言中得知,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可苏格拉底听到后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一脸的茫然和不安.因为苏格拉底不相信自己最有智慧,他四处求证别人比他更 ...

  •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苏格拉底

    5.在讨论诸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善"这类问题时,苏格拉底采取的姿态是,他什么都不懂,需要别人进行指导.(这叫做"苏格拉底式反讽",因为 ...

  • 林新华:告诉孩子两个字,孩子幸福一辈子!

    原创 林新华 新华观察 1月16日                (肖友良摄影)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一个四岁的孩子以她的言行震撼了我. 在我们南方,荸荠通常被当成一种零食,因为甜而脆,很是讨人喜欢 ...

  • 人的一辈子都在修行,但开悟只是一瞬间的事...

    人的一辈子都在修行,但开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几条人性真言认真体会,看破了能洞穿生活的真相! 1.别人对你是好,还是坏,取决于你 我工作的时候,公司有个女主管,能力很强,没日没夜的工作,一开始大家都觉得 ...

  • 保持谦卑之心,是修行的根本

    保持谦卑之心,是修行的根本

  • 林新华:助人出彩,你为何也会大放光彩?!

    "让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出彩的机会!" 这是一个叫陈亮伟的朋友,在微信上写着的目标! 定下这个目标之前,陈亮伟已经在行动. 据媒体报道,他情系家乡,2013年开始筹资在祁东建设启航学校 ...

  • 林新华:待人谦和,到底好了谁?!

                (摄影家康松柏作品) "居乡则厚重谦和,足以取重于乡里." 这是一个叫张英的人对家人的叮嘱. 对于处世,他主张积和谦让,强调做人要以谦让.益人为本,如此,则 ...

  • 林新华:站高点,看远些,格局大了,烦恼自然就少啦!

    原创 林新华 新华观察 2020-08-29 (谷桂生摄影) 这是一个假设的场景-- 你站在一楼,有人骂你,你听到了很生气. 你站在十楼,有人骂你,你听不太清楚,还以为他在跟你打招呼. 你站在一百楼, ...

  • 林新华:好孩子背后的家中都藏着一个同样的秘诀!

    原创 湖南林新华 新华观察 2018-12-22 阅读时点击上面蓝色字"新华观察",再点击关注.可免费收到文章,请放心关注. 最近看到两则报道,令我感到毛骨悚然. 一篇是前不久的报 ...

  • 林新华:读读这首诗,人生多舒心!

    原创 新华观察 新华观察 2019-06-10 这首<后院的兰花> 绽放出三个人生哲理 人生没有精彩不会被关注,有了一时一刻的精彩只会一时一刻被关注,只有不断创造精彩,才能被不断关注. 一 ...

  • 林新华:请善待你身边的“小人物”!

    原创 林新华 新华观察 2019-12-07 (康松柏  摄影)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大多不会怠慢那些能够"呼风唤雨".地位显赫之人.在我们眼里,他们是对我们有影响的"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