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传说

腊八遇上大寒

1.一进入腊月便正式开启了春节倒计时,而腊八节便是腊月里第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谚“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意思是说过了腊八节这一天,就正式进入新年的节日氛围。

腊八节是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也称作腊日祭、腊八祭或是王侯祭,在我国上古时期便开始流行腊祭的习俗,用祭祀的方式来告慰神明,报答农神的保佑,最初的腊祭并非特指腊月初八这一天,而关于腊八节的由来则是因为许多传说所致。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传说吧。

一,道教传说

相传腊月初八这一天是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的日子,只为校定生人受禄延益,在此日修道之人要斋戒沐浴,朝真行道,便能获得福禄无量。

二,佛教传说

在佛教便有释迦牟尼佛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一说,相传在两千五百年多年前,释迦牟尼为求正法在金刚莲台之上,由于时日良久致使自己骨瘦如柴,幸得难陀与波罗二牧女提供的牛乳乳糜才得以为继,终于在苦修四十八天后了悟佛法,大彻大悟。而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从此腊八便成为了佛教的一个重大纪念之节日。

三,秦始皇修长城传说

相传当年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天下劳工,但是却经常无粮继日,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劳工家人也无法将粮食及时送到,所以众劳工便将仅剩的少许粮食凑在一起,熬成一锅杂粮粥用以渡过难关。而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后人便在腊月初八这天熬腊八粥来纪念此日。

四,岳飞传说

腊八节的由来源于对大宋忠臣的怀念。相传岳飞在率领部下抗金之时,有一日兵至朱仙镇,兵将由于缺衣少食致使挨饿受冻,但四方百姓听闻是岳飞抗金兵将到此,便家家户户煮粥相济,如此岳飞才得以大胜金军。而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后人便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煮粥以示纪念。

五,朱元璋传说

朱元璋当年还未成为皇帝之时,曾经落魄至极,被元军囚禁大牢之中。在牢中饥肠辘辘的他从老鼠洞中扒出许多粮豆,他便将其放在一起熬了一锅豆粮粥,而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再后来朱元璋荣登大宝成为大明皇帝还对此事念念不忘,遍将每年的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并在这一天煮粥纪念。

六,民间传说

相传有老夫妇二人娶一儿媳,但此媳却终日好吃懒做,终于时至年粮食空瘪关无以为继,幸得邻里周济,家家户户送来杂粮,这家人将此杂粮熬制成粥才得以度过难关。而也正因此事令媳妇改掉恶习,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从此在此日熬制腊八粥来纪念,有谚语云“吃顿杂粮粥,教训记心头”

七,上古传说

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三子,此三子死后却变为厉鬼专吓孩童,令许多孩童惊吓致病,而百姓得知赤豆能驱鬼,遍将赤豆等豆物混在一起煮粥,吃下此粥的孩童便可百邪不侵,祛病祛灾。而此日正是腊月初八,遂将此日定为“腊八节” ,在此日家家便会煮“腊八粥” 来纪念。

古印度: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

清代: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历史上,每到腊月初七日,五台山佛教界便忙乎起来。清扫佛殿,擦洗贡器,整理平时很少使用的大灶房。大灶房的铜锅直径达二米多。这一天要用米专门煮粥。原料主要是小米、黄米加红豆、绿豆,佐以红枣、松子及蘑菇等等,称为七宝五味粥。铜锅煮粥要用温火整整熬一个晚上。第二天,除了用来供佛及僧众自食外,主要施舍穷人。今天,虽已不再施舍,大铜锅也停歇不用了,腊八粥用料,也远比历史上精细丰富,但各寺庙仍然习惯多熬粥。仿效传说中牧女献乳糜的情节,在每尊佛、菩萨、罗汉像前献供。同时要举行诵经活动,八音鼓乐,香烟、蜡光,很是庄严隆重。

民间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以豆米为大宗。豆类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及各色莲豆等等。米类有小米、大米、黄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等等。根据喜好和习惯选用。晋南地区多数民家选用“五豆、三米”做腊八粥,常见者为红豆、绿豆、黄豆、豇豆、扁豆五种豆子加小米、小麦、玉米。晋北许多地方却不喜欢用扁豆、小麦及玉米,而改用连豆、黄米及高粱米。也有选用其它豆、米的。腊八粥的佐料,习惯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枣泥、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干、琐琐葡萄、白糖、玫瑰等里边选择。八主八佐的腊八粥,色泽斑斓,味道极佳,吃时绵软而又不糊口。一般腊八粥,则是用小米和黄米加各种豆类、红枣煮成,吃时加糖。山区百姓,腊八粥里习惯熬煮一些蔬菜。山西一般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但在晋东南地区,腊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枣、栗子、榛子、杏仁等干果制成。

(0)

相关推荐

  • “腊八”节的传说与习俗

    说说"腊八节" 编辑:小宁 "腊八节",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国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的节日. 腊八节的由来 古时&q ...

  • 新年第七天,日本人竟然吃这个......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过阳历春年.那么今天就是日本新年的第7天. 在这一天日本人早饭就有吃"七草粥"的习俗. 七草粥是人们在正月里,为了祈祷全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阖家幸福,同时也为 ...

  • 【阿妮】每日心经 “腊八节"的传说

    「 "腊八节"的传说 Input Title 」    "腊八节"的传说 人常说:"进入腊月天,每天到是节,除了准备过年的礼物,"吃&quo ...

  • 腊八节到了,开一课腊八粥的做法大全及传说

    腊八节到了,开一课腊八粥的做法大全及传说

  • 腊八节的由来与传说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周代夏历十二月,有猎捕禽兽以祭祖先的习俗,叫做"腊".自秦代开始,十二月叫腊月.十二月初八就称腊八.古时候,从这天起就算进入春节,故腊八又有小年之称.这天早 ...

  •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都有哪些习俗讲究?

    腊八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腊八是新春过年的前奏曲.一般到了腊月的时候,大街小巷上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对于注重传 ...

  • 沐浴节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年代,在人间行医的医生都是天神旺波杰青派下来的.他们背着药囊,沿着七色彩虹搭起的长桥,一步步跨向人间,给被贫穷和疾病折磨得困苦不堪的人们行医治病.送鬼驱邪.当他们渐渐衰老,甚至不能骑马和背负 ...

  • 腊八节的粥

       "腊八家家煮粥多",今日是腊八节,想喝腊八粥了.         因了这份念想,早餐的计划就是到粥铺去喝腊八粥.领着女儿下了楼,走出楼宇门的那一刻,真正地感觉到了北方的冷.人 ...

  • 「节日」腊八节到了,青山学教你各地腊八粥做法!赶紧试试吧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这是中国传统<腊八歌>的开头. 哼着哼着,似乎腊八节的味道渐浓了呢~ 过了腊八,仿佛就闻到了年味 ...

  • 【诗雅香江】第250期 庚子腊八节特刊

    诗雅香江.庚子腊八节 臘八粥李瑞鹏 粥是農家物,難登富貴筵. 今朝逢臘八,歸路隔三千. 腐乳推珍品,油條遏餓涎. 休辭村酒助,一盞一陶然. 腊八粥(次李瑞鹏先生韵) 天外高飞 佛陀成主角,稀饭上华筵. ...

  • 古人过腊八节有哪些讲究

    旧时慈善施粥图     2016年1月18日是传统的腊八节.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八日."腊八节"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