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谷/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连载 ②
相关推荐
-
刘志丹建立陕北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归属地,建立的过程多难啊
前言 在看<白鹿原>原著或电视剧时,鹿兆鹏.白灵等作为典型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出现,他们在白鹿原发动革命也是相当的艰难,一次次跌倒,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实际上他的经历与陕 ...
-
闽北红色根据地
地处建阳麻沙镇北端的竹鸡垅(今溪头村),该村北与崇安接壤,东与永兴.毛店.七宝村毗邻,南邻长坪村,西与杜潭村.黄坑乡相连,与邵武仅一山之隔.这里有大片原始森林,西北部有高峻的白塔山山脉(白塔山最高峰, ...
-
冯元兴‖三宝和桂珍的故事(中)
几名团丁气势汹汹地追三宝去了,场院里留下了母亲和民团小头目二人.母亲耽心三宝被逮住吃亏,就努力挣脱民团小头目的手掌去搭救三宝,但母亲的手被民团小头目的魔爪始终牢牢地握着. 就在刚才,民团小头目近距离抓 ...
-
“红色故事” 征文 | 抛头洒血播火种,慷慨悲歌为苍生 | 作者:曹国平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陕甘游击队短短十个月历史,屡遭挫折、四易总指挥,多次打破进剿
游击战是弱小的武装同强敌作战的主要形式.陕甘游击队成立后的前两个多月,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取得胜利.但中共陕西省委在"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指导下,不顾客观实际,指示陕甘游击队 ...
-
散文||这个县长太凶残
这个县长太凶残 建党百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我来讲个历史故事吧. 民国时期,剑阁县曾有一个最凶残的县长--吴龙骧.在六天之内,他杀掉了三十多名游击队员和无辜百姓.手段残忍,多用 ...
-
奇袭张洪镇 ||王新民
奇 袭 张 洪 镇 王新民 1933年8月14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会议,调整作战方针,成立了以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任政委的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来统一指挥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红四团.耀县 ...
-
和谷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座谈会 邀请函
创意制作:孙阳 于超 <照金往事>出版座谈会手册 会议时间:2019年7月29日下午 会议地点: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干部学院会议室 会议主持: 铜川市文联副主席 吴芸 会议议程: 1 ...
-
和谷/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连载 ①
前 言 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因隋炀帝曾率金戈铁马巡边至此,叹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从此,这块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地方,便被称为照金". 照金周边风景秀美,层 ...
-
作家和谷长篇纪实文学《照金往事》出版
<照金往事>采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历程.作品勾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革命者形象,陈述了陕甘边革命者鲜为人知.惊心 ...
-
著名作家和谷长篇纪实文学《音乐家赵季平》双十一半价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网购信息)
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 著名作家和谷长篇纪实文学<音乐家赵季平> 双十一半价啦!! <音乐家赵季平> 原价:58.00 双11价29.00 内容介绍 音乐家赵季平 ...
-
作家和谷 杨春风 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齐》出版
和谷 杨春风 著 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 附:新华社客户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理论网/和谷: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其>创作心路 ...
-
饶阳女教师孙惠英的长篇纪实文学《抗日女英雄李一》正式成册
十年一剑诚不易, 大作付梓捧宝珍. 笃志寻觅英雄迹, 彩笔讴歌凤凰魂···· 这是饶阳作协主席何同桂在读完刚刚成册的.饶阳女教师孙惠英的长篇纪实文学<抗日女英雄李一>深刻感言. 一个是乡村 ...
-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第30届书博会专题:铁流著长篇纪实文学《靠山》新书发布会
对史庆云来说,2006年的这个冬天格外特别.一连几天她都没有出门,她一遍一遍理着繁杂的思绪,很多过去看似正常的事,都似乎变得特别起来.史庆云的母亲当年把守了一辈子的秘密,最后又缝到女儿棉袄里,还反复嘱 ...
-
【老区建设杯有奖征文】【长篇纪实文学连载】李伟恒、王怀安、梁光印丨豫西狂飙第十五章
[长篇纪实文学] 豫西狂飙(第十五章) 作者:李伟恒.王怀安.梁光印 第十五章 胜利捷报 117 在大冶攻坚战紧张进行的炎夏日子,河南区党委和军区机关驻在登封县马峪川的孙桥村.该村山青水秀,林木茂 ...
-
【总第1209期】【老区建设杯有奖征文】【长篇纪实文学连载】李伟恒、王怀安、梁光印丨豫西狂飙第八章
[长篇纪实文学] 豫西狂飙(第八章) 作者:李伟恒.王怀安.梁光印 第八章 众志成城 59 皮徐支队和豫西地委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在豫西各地建立了近十个县的县委和抗日县政府,成立了嵩山.箕山两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