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和 行书《临定武本兰亭卷》
相关推荐
-
元代俞和,数百年来学赵孟頫最像的人~
俞和,字子中,号紫芝生,晚称紫芝老人,元末钱塘(今杭州)人.隐居不仕,能诗,喜翰墨,早岁得见赵孟頫运笔之法,临晋唐诸帖甚多,行草逼似文敏,好事者得其书,每用赵款,仓卒莫能辨. 俞和一生致力于书法,精各 ...
-
大师临帖 | 俞和 行书《临定武本兰亭卷》——酷肖孟頫,仓卒莫能辨
俞和(1307-1382).字子中,号紫芝(芝生),晚号紫芝老人.桐江(今浙江桐庐)人,寓居钱塘(今杭州). 冲澹安恬,隐居不仕.能诗,喜书翰,早年得见赵孟頫运笔之法,后返临晋.唐名家碑帖.行.草书, ...
-
米芾临《定武兰亭卷》
米芾<临定武兰亭卷>, 26.1x71.8公分,素绢,乌丝栏本,无款卷,后有米芾一印,拖尾有周文褎书萧翼赚兰亭事实并跋语.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故宫书画录& ...
-
米芾临《定武兰亭卷》,“刷”字的背后,深藏着浓厚的崇古意识
米芾<临定武兰亭卷>,26.1x71.8公分,素绢,乌丝栏本,无款卷,后有米芾一印,拖尾有周文褎书萧翼赚兰亭事实并跋语.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故宫书画录&g ...
-
柳公权的行书飘逸飞动:《兰亭诗并序》被公认为大唐第一行书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柳公权不光楷书出色,行书也堪称一绝.<兰亭 ...
-
他的行书沉着痛快,获首届兰亭奖最高奖,被誉为“当代米芾”
今年又是书法年,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即将拉开帷幕,从以上六届兰亭奖获奖情况来看,行书的投稿量是最大的,当然以行书获奖的大咖也是最多的,这一点也是有量决定的,从以上六届兰亭奖获奖者中,我们看到他的名字, ...
-
他的小楷很惊艳,嫁接了魏碑的笔意,融入了行书的灵动,获兰亭奖
在当今书坛,一直都有这样一句话,不善小楷者不书家,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小楷是考量书法家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活跃在当今书坛的书法家们,或多或少都能够写小楷,但是真正将小楷写出一番气象的还真不多, ...
-
赵孟頫晚年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绢本,27.4x1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最为推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对其书法<兰亭序>曾反复临写.题跋.赵氏希望借重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学王为号召来 ...
-
赵孟頫《行书千字文》为何胜过兰亭?
为什么说我们学习行书时,一定要临上几遍千字文?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千字文 ...
-
赵孟頫款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赵孟頫(款)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纸本,纵24.8厘米,横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书临写"定武兰亭"全篇,行笔迟缓,有过于谨慎之态而少赵孟頫书法的遒媚之姿,墨色也无浓淡枯润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