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资本驱动的9条10.5代线,市场如何看待?

过去10年8.5代线的建设历程及55寸在终端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让TV产业链对大尺寸报以极大期望,并将目光逐步转移至更大的65寸、75寸市场,随之而来的是10.5代线如火如荼的到来。

如下图所示,至2015年底BOE开始建设全球第一条10.5代线起,10.5代线开建及规划声音便不绝于耳。细细数来,目前已有9条在建及计划建设的10.5代线,预计总投资金额将超过4000亿人民币。若9条10.5代线全部量产,月投片总量预计将超过890K/M,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及产能,是否经过深入的市场考量?

政策和资本驱动,一分资本撬动五倍资源

在这9条在建及计划在建的10.5代线当中,有7条落地于大陆,彰显了全球显示产业逐步集中于大陆的发展趋势,而集中于大陆市场主要有三点原因:

大陆政府与高世代线互惠互利:大陆之所以能吸引各家投资建厂,与大陆市场政策密不可分。由于高世代线自身便是资金密集型项目,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步入驻,项目落地后,将为地方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不但能解决大规模当地就业问题,还有利于当地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可谓好处良多。各地政府对于这类项目均极力欢迎,为引进高新产业落地,对于落地企业,大陆政策颇为优厚,拥有从国家到地方的层层补贴。

大陆市场资金充裕:以大陆市场资本规模庞大,市场资金充裕为前提,且能够投资超大世代线企业资质较好、年产值较高,同时还能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企业更容易获得巨额银行贷款,从而企业流动资金获得极大宽裕,企业经营更加灵活多变。

根据披露信息整理,目前投资的三条10.5代线总投资金额中,政府投资及银行贷款占总投资金额比例超过80%,也就是说,以一条10.5代线平均投资500亿人民币规模计算,企业仅需拿出不到100亿的资金即可进行项目启动,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产值预计将超过250亿人民币,少量的投资便能够换取巨大产出值,这是吸引各如此之多的10.5代线面板厂规划投资的主要因素。

大陆是全球电视整机制造中心:据奥维云网(AVC)显示器件与系统事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大陆整机厂内销及出口总出货量高达158M,而2016年全球TV整机共计出货227M,可以说,中国TV整机制造占据全球总量近69.5%,已然成为全球TV制造中心,而在大陆建厂,尤其是在整机厂、代工厂临近区域建厂,较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

全球市场需求基本稳定 仅靠大尺寸很难消化

9条10.5代线,将会带来约890K/M的产能投入,而10.5代线切割65寸、75寸玻璃基板利用率均为95%,假设全部顺利量产,年生产面积将达到100.5M㎡,而刚过去的2016年,TV面板总出货面积为130M㎡,换句话说,若9条10.5代线全部量产,产能将在2016年基础上增加77.5%,如此庞大的产能要想消化,只有两种方式,需求的增加或大尺寸化来消耗产能,下面我们就详细分析这两种方式的可行性。

通过需求增加来消耗产能:据奥维云网(AVC)显示器件与系统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整机出货量基本持平,变动幅度不大,在没有刺激市场需求的利好因素情况下,全球TV整机出货很难实现大幅增长,因此想要通过需求方面的增加来消耗10.5代线产能,并不现实。

通过大尺寸化来消耗产能:如前文所述,假设9条10.5代线在2022年全部达到满产的情况下,产能面积将新增100.5M㎡,在全球市场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需要平均尺寸达到56寸以上才能完全消耗,平均每年需增长2.5寸,奥维云网(AVC)《显示器件与系统-全球TV面板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全球TV面板出货平均尺寸由2014年Q1的38.1寸到2017年Q1的42.5寸,3年时间共计增长4.4寸,尺寸增长幅度最高的2016年,也仅仅增加了2寸,因此平均每年增长2.5寸是十分困难的,且在以上数据统计当中,还未加上2017-2018年新增4条8.6代线及一条8.5代线产能,总体来看通过大尺寸化进程来达到消耗产能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

新技术向大尺寸LCD市场提出挑战

目前,全球TV市场显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新技术的到来为全球大尺寸LCD市场带来极大挑战。

自发光显示技术:自发光显示技术目前包含OLED及QLED,OLED方面LGD预计在2017年出货1800K,未来出货量仍将逐步增大,BOE也加入OLED TV面板供应序列,未来OLED TV面板市场份额不容小觑。三星的量子点虽目前还停留在以LCD为基础的光致发光量子点电视,但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将逐步摆脱LCD,实现电致发光量子点电视。未来在全球前两大霸主的推动下这两大技术将在市场逐步扎根、成长,届时侵蚀的将是LCD电视的市场。

激光投影:激光投影目前在超大尺寸显示中表现十分活跃,据奥维云网(AVC)黑电事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大陆85寸及以上尺寸市场中,激光电视占比达到40%以上,且2016年中,激光投影在教育、工程、家用等领域中均有大幅增长,未来10.5代线生产尺寸同样集中于超大尺寸,激光投影将对其产生巨大挑战。

总结:10.5代线也有技术能力等不确定性,规划仍需审慎评估

通过对目前9条在建或规划的10.5代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大陆的优惠政策和资金驱动10.5代线迎来“雨后春笋般”的建设潮;

无论是从市场需求端,还是大尺寸化进程,均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供应与需求的不平衡将凸显;

新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对目前LCD为主导的市场提出挑战,未来新技术对LCD市场的侵蚀需要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9条在建及规划的10.5代线,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较为激进,虽10.5代线能否顺利量产、技术门槛能否顺跨过仍是未知,但是否需要如此多的超高世代线仍有待考量。同时各大面板厂的目光不应只放在“大”上面,各个新技术也应协同发展,共同创建“大而美”的视界。

作者简介:张呈正,就职于奥维云网(AVC)显示器件与系统事业部,任职研究经理,研究方向:面板产业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