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0:购买银行理财,算什么资产

最后一个工作日,来一个轻松愉快的案例(没有长期股权投资、没有合并、没有收入,所以轻松愉快)。
今日例子: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了,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来说,金融工具的准则改了之后,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作为兜底的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现在变成了以公允价值价量且变动计入公允价值损益。
我们可以优先看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否能够一一对应的知道底层资产,如果底层资产是类似于信贷类资产,且理财产品的收益就来自于信贷资产的利息,上市公司也不会到期前转让,是可以确定为是要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的,可以分类为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但是中国金融发展之前是国有资本路线,银行才是爸爸,合同都是不准改的,函证都是要商量着来的,太少能给你签出底层资产是啥的合同了。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穿透,只能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我买股票,股票买理财,忽略其他因素,感觉我们的作用大概是,在这部分收益里给国家多上了一层税?【上市公司斜眼,谁告诉你我会分红的?】
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希望如开这个少有人阅读的专栏一样,想走技术流的人儿们,都可以日拱一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