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川:考研学习当中,鼓励比责备好10000倍(2.0)
每日写一篇文章的第2年174天
anki考研找梁宝川
在我们考研学习当中,比较容易出现一类现象:
自己做错了事情,
然后不断的责备自己
然后一直在做错事情——责备自己之间不断循环。
你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行为。
比如说最常见的一个现象:
拖延。

我相信大家都饱受拖延之苦。
尤其是在考研学习当中,明明自己已经制定好了学习计划。
但就是不断的拖延,导致计划执行不下去。
我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发现一些小伙伴拖延行为,尤其在与他们合作的时候,他们一拖延,我就表示一定的抱怨。
包括对自己有的时候一些拖延行为都对于自己都感觉有些
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

但是到了现在之后。
我反而对于拖延现象非常的释怀,看到其他人拖延行为最多也就是尽量督促,不会说对方怎么样。
在日常考研学习当中,如果发现自己没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
我也不会不断的责备自己,否认自己。
我会告诉自己,今天没能完成学习,任务错误肯定是归于自己,但是明天一定要改正。
然后复盘一下今天是什么原因导致犯错误。
避免第2天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样,虽然犯错了,但是因为态度比较端正,第2天犯同样错误的概率就会减少。
所以,看到自己对于一件事情拖延的行为,我的内心当中还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说就是
比较容易原谅自己。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拖延这件事情真的是太常见了。
我基本上是从小到大一直拖延到现在。
直到现在,虽然部分拖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依旧存在拖延的现象。
拖延拖久了,反而能够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会拖延?
尤其是能够理解,那种
明明知道自己正在拖延,
但依旧选择拖延的
痛苦,折磨。

所以心态就放平了。
我也就不会轻易责备自己拖延了。
其实,我为什么强调不要轻易责备自己呢?
就是因为我们一旦责备自己,怪自己,我们只会陷入到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恶性循环。
每当我们做错事情,然后发现是自己的错误,于是开始责备自己。

于是自己内心就会感觉到非常愧疚,不断的告诉自己一个观念:
都是自己的错

于是自信心就会下降,总感觉自己如果继续做事情还会出错。

这样下去只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当我们再一次做事情的时候,就容易畏手畏脚,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犯错的概率提升。

最糟糕的事情就来了,就是:
又犯错误,又做错事
又责备自己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恶性循环。
此外,另一种结果就是:
不做事情

因为总感觉自己做事就犯错,还不如不做事呢。
你想一下,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我们在考研过程当中就是非常容易遇到这样的现象:
考研学习,想学英语,数学,但是拖延好几天,依旧没学
考研学习,这个知识点不理解,但是一直不问老师。
考研学习,想刷题,但是就不刷。
想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制定。
........
思考一下,上方这些现象你是不是就经常遇到过,一旦遇到上方这个问题,我们就非常容易就是自己抱怨自己:
我执行力不行
我经常拖延
我理解力不行
我考研无望了
.........

你说一个人经常如果这样抱怨自己,他还能放平心态好好去学习吗?
尤其是偶尔一次的抱怨,自己现在还能放平,但是经常性的这样抱怨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
一个良好自信心,
能够翻倍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所以在我们考研的过程当中,不要轻易的责备自己,哪怕今天拖延了,放平心态,明天继续学。
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其实当我们犯过错误之后。
我们不应该责备自己,否认自己。
相反,我们一定要冷静对待自己的错误,然后鼓励自己。
没错,就是鼓励自己。
鼓励自己
让自己至少明天比今天要强上一点
如果我们能在鼓励当中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信心逐步也会树立起来。
就像我写文章一样,每写完一篇文章,我会鼓励自己。

每天写一篇,每天写一篇,在一天天不断写文章的过程当中,树立了自己的自信心。
而这股自信心也支持我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坚持,每日一篇文章。
如果我最开始写文章,对于自己少写一天或者文章内容少点,就开始责备自己的话。
根本不可能树立自信心,更别谈,坚持两年多写文章了。
所以在考研学习当中,我们最容易遇到的现象就是拖延,然后我们会在拖延当中不断的责备自己否认自己。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做,就是不断的鼓励自己,不要求自己能够完成多少学习任务,至少要求自己每一天进步一点点。
你可以选择在你的手机壁纸上添加一些鼓励自己的话语。
或者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地方不断做一些鼓励自己的标记。
记住:
不要轻易的责备自己,因为责备自己只会让自己感到愧疚,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
只有平静下来,鼓励自己去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你在文章底部写一写你的心得。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点击“在看”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