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故事的背后

GA02077
男孩羡慕邻居家每天飘来香喷喷的肉香,忍不住问母亲:“妈妈,为什么邻居家每天都有肉吃?我们就没有。”母亲把儿子带到工地,母子两人辛苦劳动一天,才获得并不丰厚的薪水。晚餐的饭桌上,母亲为男孩做了香喷喷的肉,并且告诉儿子:“只有劳动,才能换得肉吃。这下你明白为什么邻居每天都有肉吃了吧?”男孩受到了巨大的教育,双眼望着肉,几度哽咽,久久说不出话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鸡汤故事。很可能源于西方。西方资产阶级为了加强对西方无产阶级的统治,经常编织一些美丽动听的鸡汤故事。又譬如:一位先生饥渴难耐,敲开了一位穷人的家门,穷人在经济窘迫的情况下,仍然设法弄到了牛奶招呼素昧平生的客人。其实这位先生是一位富翁,感动于穷人的盛情款待,慷慨地赠送了穷人巨大的物质财富。
故事一貌似是在强调劳动的可贵,强调平等。可男孩家与邻居家,或许存在着天然的不平等。邻居家或者世代经商,或者遗产继承,已经累计了巨额的财富,物质上的极大丰沛与富足,或者已经不再需要持续的劳动。而贫穷的男孩与其母亲或者需要终生辛勤劳作,也可能仅仅才能满足温饱,甚至无法抵御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无法解决可能因疾病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持续工作而带来的的基本生存问题。男孩的妈妈并没有真正帮助男孩解释这个贫富悬殊的世界的真正原因,而是教育孩子也必须像她那样,通过劳动,本分地去赚钱。看似乐观,积极向上的母亲,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西方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的代言,西方资产阶级的上层借助鸡汤故事告诉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普通百姓应该如此辛勤劳作方才能够换得“肉”吃。

熟悉中国国情的人们,第一反应便能够感知到故事的可疑性:中国传统贫穷家庭的妇女往往并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在儿子艳羡隔壁家的佳肴的时候,往往会抱着儿子痛哭一场,然后想方设法弄些肉来满足儿子。中国母亲或者并不强大,会哭,脆弱,感性,但永远是忍辱负重的。中国母亲的泪水,可能是苦难生活的象征,但并不意味着母亲们因此而愿意放弃这个并不那么美好的世界。中国母亲有中国母亲的独特品质,中国传统文化有中国自身独特的国情。“寒门出才子”的才子,多半成才的真正原因也并不是承认劳动的平等性,而是先天的才气加上渴望改变自身命运以及父母物质生活的勇气,以及在艰难困苦面前拥有着非同常人的坚守与执着。中国古语“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强调的是努力,而“江湖夜雨十年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坚持。中国传统道德要求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个人做起,进而满足家庭,最后是为社会与国家贡献力量,也没有涉及到过多的平等要求与劳动观念。平等思想本就源于西方,而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众多周知,也很难换取巨额的财富。足可见,此鸡汤故事,貌似舶来品。西方对东方的文化侵略已经渗透到东方国家的教育体制,东方人以此故事作为教育后代的生动事例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发源于东方本土的真正有益的教育案例。
故事二教育人们要善良,但是把善良的力量过于放大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家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或者也只有别有用心的资本家才能够夸大善良的意义与价值。一杯牛奶能够换取巨额财富,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很难实现。即便有特例,远不能将其升级成为教育孩子的案例。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善良,但从来没有把善良放置到与财富对立的位置,从来没有强调过善良便可以成就巨大的财富。善良并不一定能够换取巨大的财富,善良只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但是如果把善良视为一种可以作为利益交换的砝码,不仅会挫伤孩子们天真美好的品性(我很善良,为什么没有换来金钱的回报?),而且可能会让孩子从小便开始功利化,庸俗化。另外,善良虽然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善良的人时刻需要保护自己,不要因为过度善良而被险恶的人心有所利用。这个重要的一点,故事显然没有提及。
西方视域中的东方,长期以来是二元对立的。西方人坚持西方是发达的,先进的,文明的,富裕的;东方是欠发达的,落后的,愚昧的,贫穷的。西方国家在帝国主义时期,对东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野蛮的军事侵略,伴随着东方国家逐渐走向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看似东西方国家走向了握手言和,事实上文化侵略仍然存在。文化侵略是“软”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譬如以上二则微小的鸡汤故事。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既不能全盘否认,宠媚西方文化,也不能全盘接受,全盘复古。西方文化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西方世界拥有不少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文化巨匠,他们的思想以及作品往往能够对人性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人类存在的本质意义也有较大程度的探索,能够给予国人巨大的思想启迪,但同时,西方世界也拥有着一些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思想,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以及美丽虚假的鸡汤寓言。21世纪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腾飞,文化的繁荣方兴未艾,需要中国人自己全面振兴。愿望每位国人都能够在批判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长,在理性中吸收西方文化之长,愿望当代的中国能够更快更好地建设起与政治影响、经济力量相匹配的文化思想,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