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三篇(1)生气通天论篇

习医者

传递健康养生知识,收获幸福人生。
18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黄帝内经》讲解”专辑,查看往期文章内容

《黄帝内经》第三篇:生气通天论

【导读】

生气,即指人体中所存在的阴阳二气,而天体中亦存在着阴阳二气,人的机体中的阴阳二气与天体息息相通,并借以维持生命与健康,是曰“生气通天”
人体和天体的阴阳二气究竟如何相通呢?
升、降、出、入是生气与天体相通的主要形式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1],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2],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
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故圣人传[3]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4]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 第一篇

【注释】

[1]六合:天地之间,是上下关系,加上东南西北四方即为“六合”,因此“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是泛指整个宇宙空间。
[2] 九州古代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九州
九窍:上七窍,耳、目、鼻各两窍,口一窍;
下二窍,肛门、尿道
十二节:四肢各有三大关节,上肢,腕、肘、肩;下肢,踝、膝、髋,共十二节
[3] 通“抟”,聚会,集中
[4] 卫气属于阳气的一种,有抵御外邪的机能,如同保卫于人体最外层的藩篱,所以称为“卫气”

【译文】
黄帝说:自古以来,能通晓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就是:宇宙间之所以存在生机,是由于阴阳二气的运动,人体之所以存在生机,同样是由于阴阳二气的运动
天地之间,上下东南西北之内,无论是天下的九州之地,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

天之阴阳化生出地之五行(木火土金水),运动均遵循五行生制规律;
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分为三阴三阳(人体内手足十二经分归为三阴、三阳,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如果总是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动摇“寿命之本”。因此,人能不能维持寿命,取决于对阴阳五行、三阴三阳运动规律的把握和适应程度。
天地间的天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阳气就会充实,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

所以,圣人(指前面的“通天者”,即认识了自然和人关系的人)能够就是善于调整机体的状态,使机体的功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

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更没有能掌握自然的规律,于是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在内就会使九窍不通(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失去了协调,影响了五脏的功能,与之相联系的“九窍”闭塞不通),在外就会使肌肉壅塞,卫气涣散而不能固守(卫气不能固于表,很容易伤风、伤寒、伤热、伤暑。没能认识自然的规律,没能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于是就易受伤而得病,这些都是内在因素造成的)。
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而自己造成伤害,而使阳气受到削弱。(表面上看是因外邪侵袭,实质是人体自身阳气出了问题,即“气之削也”。首先是人体自身有了弱点,加之外在致病因素的干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就是“自伤”的含义。简而言之是,正气不足,无法抵御外邪入侵,所以患病)
【总结】这一节的关键要点是:外界之气与人体之气的关系一定要相互协调;而在生命之气与天之气的关系中,首先强调的是人体的阳气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不易生病?有的人病少,有的人病多呢?关键在于维护好生气与天气的协调关系
人的生命之气要适应天气的变化规律,这样身体才能健康,感受致病因子的机会就少。做到“传精神、服天气”,生命就会充满生机。因此“顺之”很关键,顺则阳气固,失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而天之气不会轻易改变,而“顺之”、“失之”都是人的生命之气的问题,不是天气的问题,人内在因素是主要的。
所以,调养自己的生命之气,顺应自然的规律,可以保证自己的阳气旺盛,从而邪不干正,少患疾病,才能自然长寿
(本篇完)

参考书籍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