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吟古诗词断想 | 董春阳 主播 | 璀璨中的凋零

长风文艺
吟古诗词断想
董春阳
古诗词韵律流畅,文字奇瑰,精巧。每句诗,每阕词,都是一幅蕴涵情感、哲理的图画,都是内在的精神的体现。每当捧读时,我就会觉得激情被炙热之火点燃,又如同清凉之水在柔和地滋养心灵。
怀着对行吟诗人的向往,仿佛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目睹了一幕幕场景……
(一)
雨,潇潇不息的下着,打湿了乡间土路上的行人,农田里有满脚泥泞的农人在雨中默默耕耘着,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书生向前走着、走着,感觉到有些凉意。这时,他看到了一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缓缓走来。书生快步上前去,攀问牧童附近可有酒家?牧童将小手向身后朦胧处的茅屋一指,书生隐约遥看到了上面好似有摇曳风雨中的小旗,欣然谢过,牧童吹响了牧笛悠悠离去。
秀才顺着方向前行,看到旗上写有"杏花村"三个字。
待酒酣人醉心暖,书生不觉吟出一首诗"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
低矮的农舍里,昏黄的油灯下,一位母亲正在为要出门远行的儿子缝着一件衣裳。那一针针、一线线,缜缜密密之中融入了母亲多少的爱和惦念牵挂呀!望着那位头发花白,身子瘦弱,脸上皱纹纵横的母亲颤颤地将捻细捻尖的线儿瞄着针眼一次、又一次地穿过,一次、又一次地咬断缝好的线线,神态是那样的专注,那么的深情,她把全部的母爱,用一双灵巧的手,用那细细、长长的线儿,在岁月的风雨中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我不禁潸然泪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首《游子吟》唱出了伟大的母爱,唱出了游子对母爱的铭记。古今人相通,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们一生覆盖。
(三)
一处环境孤寂,满地残花,雁逢旧识,菊惹新愁,急风袭人的小院里,一位憔悴的妇人,仰望天际,独守窗儿捱到黄昏。秋雨梧桐,更添愁思,无可排遣,无可寄托。
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担承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从内心喷薄而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著名的《声声慢》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与企及。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看到了这位被称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宋代女词人一一李清照!
(四)
不同的境遇,不同的人,就会口中吟着不同的诗词。
同样是秋天,柳永说"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刘禹锡却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诗词带给人的不只是感性的冲动,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诗人,词人把诗词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后人,这些佳句与岁月共存,昭示着沧桑,展现着美丽,使我们躁动的心变得宁静,使平庸的人生多姿多彩。所以,我愿循着古人的诗词之路,去浸染诗词的魅力,诠释生命的韵律。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董春阳:网名紫燕。热爱生活阳光向上。在报纸及网络平台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小小说。
主播简介
陈霞,网名,璀璨中的凋零,安徽合肥人,长风文艺平台资深主播。喜爱读书,酷爱诵读。追求用自然的诵读声美化生活,愿我的声音愉悦您的心情。信奉: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
往期精选
听见,你内心深处的回声
长风文艺朗诵艺术平台
主    编:   上京风珺
朗诵部:    梅雪
编辑部:    香妞 孙燕 志玲
制作部:    雪影儿
校对部:    黄凤仪
投稿邮箱:369889005@qq.com
微信:shangjingf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