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三角形

    一、形态要义

1、扩散三角形的正确名称应该是:扩大形或增大形,因为形态酷似喇叭,又名喇叭形。
    2、扩散三角形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对称三角形倒转过来的结果,是三角形的变形体。
    3、扩散三角形大多出现在上升阶段顶部,是市场情绪化、不理智的产物,为看跌形态。

    二、形成机理

1、扩散三角形是由于投资者冲动的投机情绪所造成的,通常在长期性上升阶段的末期出现。
    2、在一个缺乏理性和失去控制的市场中,投资者受到市场炽烈的投机风气所感染,当股价上升时便疯狂追涨,但当股价下跌时又盲目地加入抛售行列疯狂杀跌。这种市场极度冲动和杂乱无序的行动,使得股价不正常地狂起大落,形成上升时高点较前次为高,低点则较前次为低,也容易产生成交不规则及巨额差幅成交量,反映出投资者冲动的买卖情绪。
    2、扩散三角形可以看作是市场最后的消耗性上涨,最后的疯狂往往会将股价推高到很高的价位,但也暗示着市场购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升势业已到了尽头,随后的多杀多式的下跌也会较为惨烈。

    三、形成条件

1、标准完美的扩散三角形有三个高点二个底点。
    这三个高点一个比一个高,中间的二个低点则一个比一个低。
    当股价从第三个高点回跌,其回落的低点较前一个低点为低时,可以假设形态的成立。
    扩散三角形是头肩顶的变形。
    a、和头肩顶一样,扩散三角形属于“五点转向”形态,故此一个较平缓的扩散三角形也可视之为一个有较高右肩和下倾颈线的头肩式走势。
    b、当然,在实战中不可教条,不可按图索骥,掌握原理方可准确判断。

2、成交量方面,扩散三角形在整个形态形成的过程中,保持着高而且不规则的成交量,并且不随形态的发展而递减。
    3、形态也有可能会向上突破。
    尤其在扩散三角形的顶部是由两个同一水平的高点连成,并且第三次下探成交量极度萎缩,随后股价以高成交量向上突破(收盘价超越阻力水平3%),那么此形态最初预期的分析意义就要修正,它显示前面上升的趋势仍会持续,未来的升幅将十分可观。
    对于稳建保守的投资者而言,“宁可错过,不能做错”,不必过于迷恋于这种风险大于收益的行情,毕竟扩散三角形的构筑头部概率十分大。
    4、这种形态并没有最小跌幅的量度公式可以估计未来跌势,但一般来说跌幅都是很大。
    5、向下突破无需放量配合,只要跌破下边两点连线即可确认。

    四、操作策略

1、由于扩散三角形绝大多数是向下突破,所以尽量不要参与其买卖活动,注意以减磅操作为主。
    2、最佳的卖点为上冲上边线附近时卖出,其次为跌破下边线及其反抽时果断止损离场。
    3、股价向上突破扩散三角形上轨时,如果成交量迅速异常持续放大,一旦滞涨,应在第一时间果断卖出。
    4、股价在扩散三角形下轨受到支撑后,一般均会展开反弹拉升,临盘应在反弹时果断狙击。
    5、股价在扩散三角形整理过程中,可以在下轨支撑买入,上轨阻力卖出,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

    五、形态应用

1、当价格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达到了顶部位置之后,交投开始异常放大,市场狂热情绪产生,新的买家不断进场。但与此同时,已经获利的老买家此时产生了严重的套现想法,股价在高位受买气和卖气的不断冲击,出现了来回的波动,而且每一次波动的振幅都会增加,导致股价在波动期内产生新的高点和低点。
    2、在股价波动途中,多方力量不断被消耗,而市场心理也会产生变化,空方力量不断增强。最后当多方耗尽最后的力量推动股价形成一个高点,并遭到空方的再次狙击之后,多头再也没有力气来维持股价的上涨趋势,于是空方力量彻底占据上风,直接将股价打到多方难以忍受的价位。
    3、扩散三角形完成的标志是:三个高点(一个比一个高)和两个低点(一个比一个低)。
    当第三个高点形成,股价出现回落的时候,表明看跌趋势已经形成,此时操作者应当及时出手筹码,否则将形成很大的损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就是笑里藏刀的扩散三角形。
    4、扩散三角形一旦出现,将产生超乎想像的量度跌幅。
    在形态刚刚完成之后,股价往往会在多方的努力下产生一波反弹,而且这次反弹的力度将会是很大的,甚至可能接近最后一次高低点之间1/2的距离。但只要股价的反弹没有超过最后一次高低点之间1/2的距离,就能证明形态彻底完成,价格将在今后出现漫长而深幅的下跌。
    如果股价的反弹超过了最后一次高低点之间1/2的距离,那么说明在新一轮的多空交战过程中,多方力量重新强大起来并且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多空双方将重新洗盘再战,鹿死谁手还难确定。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在扩散三角形中是很少出现的。
    5、在现实中,扩散三角形出现的机率少之又少,而一旦出现这种形态,投资者应该万分当心。
    在现实中,无论是股价处于持续整理过程中,还是处于顶部区域,波动的区间都是趋于收缩的。
    庄家炒作股票时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往往会对股票进行控盘,这就意味着庄家有能力决定股价的走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中难以出现扩散三角形的原因。

    六、结构特征

1、股价波动的幅度从左到右逐步放大。
    2、成交量也从左至右出现不规则放大和缩小状态,扩散三角形末端的成交量呈现异常放大的特征。
    3、K线组合所形成的趋势角度基本呈现45度。
    4、股价整理周期均控制在30-45个交易日(周)以内完成,即基本由30-45根K线组成。
    5、连接扩散三角形高点与高点、低点与低点之间的两条上下轨道趋势在形态后期形成典型的喇叭状。

    七、量度目标

1、股价突破扩散三角形的下轨支撑后,其趋势会以抛物线方式运行。
    2、下跌目标的测量主要以扩散三角形形成前一波行情幅度为标准,下跌幅度基本相等。

    八、扩散三角形的主力计划

1、和三角形一样,扩散三角形的中后期阶段通常最难判断主力的操盘方向,因此,更容易实施操盘骗线。
    2、所有扩散三角形均是中长线主力实施最后阶段出货计划的捷足先登结果。
    3、扩散三角形末端的放量拉升突破,其主要目的是诱使更多的跟风资金进场狙击突破行情。
    4、主力在假突破形成大换手之后,便会出现快速下跌击穿扩散三角形下轨进入彻底的清仓甩货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