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药熨制方

(0)

相关推荐

  • 新编武威医简《治百病方》方证

    说明:秦汉出土药方,不甚符合当代学人阅读习惯,难以记忆.笔者参考<伤寒论>方证条文体例,将武威医简<治百病方>改编如下,供同仁参考. 武威医简<治百病方>没有方名, ...

  • 【温阳化气 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

    温阳化气 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 组成:干地黄240g,山药.山茱萸各1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g,桂枝.附子(炮)各3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6g),加至二十五丸 ...

  • 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说与遣药制方论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张元素,字洁古,宋金时期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人,约生活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与刘完素同时代而略晚.其27岁考中进士,因触犯庙讳落第,于是放弃仕途, ...

  • 张元素遣药制方五脏用药法要

      男科医生张振宇 11小时前 · 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素问>气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五运六气之说,针对相应的病机, 拟订制方大法如下: "风制法:肝.木.酸 ...

  • 刘渡舟老先生:这个3味药的小方,专灭三焦各种实火!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火热痞"的一张名方. 仲景用"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共二十余字,就把"火热痞& ...

  • 伤寒论制方大法

    凡病有名有症.有机有情.如中风.伤寒.温暑.湿 等类.此为名也.外有头痛.身热.腰痛.内有喘咳.烦渴.吐利.胀满.所谓症也.其间在表在里.有汗无汗.脉沉脉浮.有力无力.是其机也.此时恶寒.恶热.苦满. ...

  • 《内经》十二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新世纪第三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黄帝内经>研究诸家·杂病证治的发挥>讲道:&quo ...

  • 200.古今药茶1000方

    古今药茶1000方 前言 茶饮是一种高雅实惠的纯天然饮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尤其是茶叶与食用药用天然原料的合用,更增强了茶饮的保健功效,也扩大了茶饮的应用范围.千百年来茶饮一直深受中华民族和世界人 ...

  • 燔针劫刺与焠针药熨

    火针疗法可从燔针劫刺或焠针药熨谈起. 燔针为针刺术语.燔者,烧.炙.烤也.故燔针指烧针.烧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针后留针,留针的过程在针柄上或针体部置艾绒火烧.烤以温针.所谓"燔针者,内针 ...

  • 只有三味药的“肾气不固”方,挺好用。

    肾气不固,又称下元不固,是指肾气亏虚,固摄作用减弱所致的病证.临床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为主要表现.因先天不足,或年高肾气不足,或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导致.常见于现代医 ...

  • 关于两味药的名方:大黄甘草汤出自“医圣”...

    关于两味药的名方:大黄甘草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方:大黄甘草汤 2味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证:食已即吐者,大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