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七律,说辞生动,比喻形象,尾联更具说服力
相关推荐
-
辛丑暮春渑池采风诗七首
七绝 秦赵会盟台怀古 会盟台上意踌躇,百姓倾心不在书. 秦赵虽王名尽忘,碑前只记蔺相如. 七绝 见秦赵会盟台有新台感咏 会盟台侧有新台,状貌轩阶众口呆. 史迹若能随可意,世间何处不花开? 七律 登秦赵 ...
-
七律·人物评二首王安石(一)闲人戏说拗相...
七律·人物评二首 王安石(一) 闲人戏说拗相公, 盖世文章有苦衷. 变法留名贫弱现, 求财问计富余空. 痴心不改江河水, 病体难除鬼怪风. 草屋铜盘茶色淡, 郊原冷雨滴残红. 王安石(二) 尧天舜土赵 ...
-
李升华七言绝句 一心
一心 一心苦苦觅韶晖,岂晓偏偏与愿违. 何以晨曦成暮色,前光未至便星归? [注释]读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 ...
-
古诗词里的南京,六朝古都,一梦方休
南京古称金陵,先后成为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封建王朝的都城,故称"六朝古都". 历史上南京曾经几度为都,就曾经几度繁华.不过自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南京不再拥 ...
-
黄庭坚不多见的一首七律,想象丰富,尾联更值得反复诵读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11-13 文学作品就像一次次灵魂的探险,又似一回回思想的跋涉.作者在极短的诗行中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却需要读者能神游冥索,去探寻作者所暗示的情境. 有时作者会化用典故, ...
-
黄庭坚的一首七律,全篇情真意切,颈联14个字更是雅丽精绝
2019-08-08 古代诗歌在唐代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准,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既有传承和借鉴,也有很大的创新与进步.谈到宋诗,自然会提到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等,但其实黄庭坚更是一位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大 ...
-
白居易登山临水,这首七律闲适淡泊,颔联14字更充满出尘之意
登山临水,不仅能强健身体,而且可以心旷神怡.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其实喜和悲.快乐和忧愁都是相对的,一个人善于调节身心,就可在忙中偷闲,更能在苦中寻乐.中唐一位诗人就非常懂得这个道理,下面介绍白居易 ...
-
清代才子很冷门的七律,神韵天然,尾联却余味无穷|王士祯|诗人|汀洲|燕子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劳动人民曾贡献了很多创作素材.诗歌是抒发情感的载体,而时代不同,诗歌承载的内涵也各有差异.比如明末清初时,因为战乱刚刚平息,百姓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很多文人墨客却经常感怀盛 ...
-
李商隐的一首名作,语调低沉,尾联却是千古名句
李商隐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晚唐诗人,他的作品构思缜密,匠心独运,每次读他的名篇,都感觉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颇有一唱三叹之妙.俗话说,诗有百解.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人生感悟各异,对同一个作品 ...
-
10首七律唐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在唐代,七律佳作频出. 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七律诗起源于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 ...
-
李商隐最经典的七首七律,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隐的七律,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清钱良择<唐音审体·七言律诗总论>云:"义山继起,入少陵之室,而运之以秾丽,尽态极妍,故昔人谓七言律诗莫工于晚唐." 下面小楼辑 ...
-
张煌言的一首七律,虽然时隔367年,却依然口耳相传,值得细读
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英雄豪杰,他们之中有些是武功盖世,有些却是投笔从戎,但他们都胸怀凌云壮志,令人敬仰. 比如南宋的岳飞.文天祥等等,其气吞山河的壮举,曾经感动了无数人. 张煌言是明末抗清英雄,他以舟山 ...
-
杜牧的一首七律,淡淡说来,却透出深沉的悲慨
大家好,我们的俊彦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杜牧是晚唐的杰出诗人,虽然才华盖世.壮志凌云,却总是怀才不遇.沉沦下僚.他的作品颓唐而不消沉,忧郁中透出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