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太宁,红在哪里?

图片链接:https://www.meipian.cn/108xmi4g? ... ium=meipian_android
      近日,广东正式启动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将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一批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和精准扶贫示范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60个村,我县茶阳镇太宁村、三河镇旧寨村和枫朗镇大埔角村光荣入选。大埔这三个红色村均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是广东地区较有代表性的红色村庄。旧寨村是“八一”起义军途经以及驻扎三河坝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三河坝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大埔角村则有著名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驻址,曾一度为华南地区党的指挥中心。那么太宁的“红”又体现在哪里?有哪些特色?且由笔者略作介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太宁义训堂饶龙光、饶炳寰、饶寿田及同村张高友以太宁为中心,发动、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影响辐射整个大埔及永定下洋、金砂、饶平、平和等地。他们建立大埔县最早的农会和农民武装(太宁农民自卫军),组织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集会等活动,发动农民支援北伐军,举行武装暴动,建立大埔县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尤其是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入埔,前委李立三、彭湃任命饶龙光为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以及饶龙光指挥大埔农军助战三河坝,更是把大埔农民运动推向了高潮。
      饶龙光是大埔早期中共党员之一,是张鼎丞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在大埔早期革命历程中,饶龙光曾先后任中共大埔县(部)委组织委员、县委书记,县工农革命政府主席、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团长等职,为大埔乃至闽粤边区的早期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华南局书记、解放之后的华南局第三书记方方(在大埔领导革命工作多年,曾在大埔主持南方工委工作,其革命足迹遍布大埔)对太宁村红色革命历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太宁是大埔早期革命活动一个重要缩影,其影响还扩大至闽西、粤东的其他地区,是一面红旗。
      我国著名革命活动家罗明曾称太宁为“大埔县农运中心”,广东省委早期领导人饶彰风也曾写下“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的豪迈词句。
      太宁村红色资源有大埔农会成立旧址福兴寺、早期大埔县委机关办公旧址和农运先驱饶龙光故居、朱德和陈毅率起义军击退大埔商团军肖雨史旧址排楼坝、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旧址、张高友故居北成楼(县苏维埃机关曾驻于此,张高友之侄张球贤烈士在敌人的一次偷袭中牺牲)等。
      义训堂位于太宁村上店,始建于清乾隆1763年冬,迄今已有254年的悠久历史。义训堂先后涌现出30多位革命志士,其中饶龙光、饶炳寰、饶寿田、饶福昌等组织过2000多名农民县城大游行,发动过1000多名农会会员支援北伐军,建立了全县最早的农会和农民武装,发动过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了大埔工农红色政权。
      福兴寺及排楼坝骑楼群、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旧址至今保留比较完好。太宁村也是埔北红色旅游的支点村,与青溪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梅州市供给侧补齐短板项目)、茶阳埔北区苏维埃高乾旧址(梅州市供给侧补齐短板项目)、西河北塘红军小学、下黄砂张善铭故居等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上一个重要节点。
  值得一提的是,被罗明称为“大埔县农运中心”的太宁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故事,诸如“县城大游行”、“支援北伐军”、“太宁暴动”、“朱德赠枪”、“张鼎丞借枪”、“饶寿田埋枪”、“十二连起枪”等,无一不引人入胜、脍炙人口。(作者饶超然,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

本帖最后由 忆茶阳风物 于 2021-3-6 06:44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