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文:不思考的人造就平庸之恶,最终害了自己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思考的,有的人即使愿意思考,也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在细小的,眼皮子底下的,具体的事情面前,会反复琢磨,绞尽脑汁。

而遇到大事,则往往不关注,不思考,采用听天由命的态度。

他们认真思考在哪里买房,但该不该结婚,选什么人结婚,就稀里糊涂了。

他们认真思考明天怎么和领导沟通,却很少思考这份工作是不是值得一直做下去。

他们也会思考应该去通过法考,却很少研究人生怎么才算有意义。

尤其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官僚制遍布文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分工明确,分层负责。

所有的人被裹挟在这具社会机器里,每天忙于应付手头的工作,更是无闲暇抬头看路了。

于是,每个螺丝钉不仅对机器整体的目标和影响毫不关心,对自己的前途也不关心了。

作为螺丝钉,甚至把自己的命运也交给了机器了。

1、现在的鸡娃,是家长逃避真正选择责任的结果

据我观察,所有家长都认为小孩子不应该有那么重的学习任务。

但是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大家都这样让孩子学的,你敢不和别人一样?万一自己做主,让孩子减轻学习压力,以后孩子会不会怨我?”

基于这么思考,于是,就继续随着大流鸡娃了。

其实,在这个决断中,家长更在乎的是,自己以后不用担责任。

虽然心里都明白,现在这么做,对孩子不好,可能会过度开发智力,或者留下心理阴影。

但一想到,以后要是不好,大家都不好,又不是我一个,所以怪不到我头上。

隐藏在人群中非常安全,一旦自己特立独行,面目清晰了,自己就得给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勇气的。

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一样沦陷,也要逃避个人选择可能负责任的后果。

2、侥幸心理,让人们甘当螺丝钉

不仅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

只要我不选择,我就不用承担责任,哪怕我阉割了自己,放弃了所有的可能和更广阔的天地。

起码我不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即使将会沉沦,起码有大量的人陪着我一起沉沦。

坊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醒来走老路。”

忙碌不停的机器齿轮,让你无暇想想自己到底在干嘛。

也无暇审视目前的生活,放在整个生命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就算你有时候会怀疑,目前的状态是不是不对?

我好像在被动的被事情推着走,那我该怎么办呢?

但又到了该上班的时候,又有一大堆事情急需处理,又没有时间去好好考虑,一天就这么过去路,直到时间耗尽,人近暮年。

美国有一部公认最伟大的电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们开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成天挣扎在生产流水线上。

由于他的任务是扭紧六角螺帽,结果最后在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的东西就是一个个转瞬即过的六角螺帽。

貌似唾手可得的上岸机会,让人日复一日耗尽青春。

你会发现有些人虽然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但总是说再等等,再等等,万一有新的机会,我现在离开就错过了。

缺乏愿赌服输的魄力。

但那个机会一直没来,新的世界你又没去,时间就这么蹉跎了。

我有个同事,十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在本领域内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身份,他说自己有个是事业梦想,要办一个律所。

但是每两三年,他都有个职务升迁的机会,于是他想等等。

可是,每次人事调整时,他总是差一点,所有人都觉得,下次一定能上。

如此,蹉跎了十多年,职务没升迁,反而最后得了一场大病,办律所的心愿也落空了。

满腹才华,空留遗憾

对个人来说,最怕等,最怕犹豫不决,选好一条路,只需要硬着头皮上的勇气,用心用脑的坚持,都会小有成就。

然而,虽然道理简单,人们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人的本性是,每个人都有理性计算心理

每个人都是官僚系统非人性这方面的受害者,但即使人们再无力和怀疑,也很难从其中出来。

“我们再看看大屠杀这件事。会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当时一共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

600万人啊,为什么就没出现组织化的反抗呢?

在战争情况下,特别是在苏联交战之后,纳粹军力非常有限,要镇压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并不容易。

实际上,当时不仅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大屠杀中甚至还有受害者参与。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这是一种纳粹采取的一种策略,是利用了受害者理性计算的心理。

首先,大屠杀不是一个公然宣布的清晰计划,否则肯定会立刻爆发大规模的反抗。

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场种族灭绝,直到最后一刻,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有可能活下来,

纳粹利用了这种求生的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

比如,纳粹政府一开始说,特殊人才可以留下来。

很多人开始寻找各种渠道证明自己是特殊人才。

你可以想象,有了可能的求生渠道,大规模的反抗就很难组织起来。

纳粹还设立“犹太人委员会”,招募犹太人警察,任命犹太人来管理犹太隔离区。

只要考虑到人的心理,就可以给受害者提供选项的时候,引导受害者合作。

比如,你是选择在隔离区继续生活,还是立刻被逮捕?

你是选择通过官方渠道积累功绩,用稳妥的方法保护家人,还是铤而走险去反抗?

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个心理,纳粹在军力有限的条件下,以相当少量的纳粹官兵,依靠许多犹太人的合作,实现了大屠杀。

所以,大屠杀并不能简单的看作是一起独立的灾难,其实是现代理性的悲惨结局。

大屠杀的很多要素都蕴藏在现代理性中,也是现代理性如何变的忽略到的和人性的一个历史力证。”

《现代西方思想讲义》刘擎

我不是说现在我国的体制是纳粹体制,更不是说现代体制孕育着大屠杀这般恶魔。

我想说的是,官僚制是现代社会广泛分布在各个国家的一种组织结构制度,某种程度上,是现代理性的产物。

在官僚制塑造的社会大机器中,每一个身在其中做螺丝钉的我们,的确很容易忽略对他人和自己的道德感知,以及对人性和人生的关怀。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很容易丧失了思考能力,配合整个体系作恶,害人害己,还不自知。

3、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独立判断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在说着套话和陈词滥调,很多人都在逃避现实,自欺欺人。

重复别人的话,俗语,以及电视里媒体中的那些人们故意让你看到的东西,会比较轻松,因为不需要自己思考了。

很多人即使青天白日,事实摆在眼前,也能视而不见,用一些陈词滥调来给眼前的事实下定义。

稀里糊涂,不知所谓。

陈词滥调是盾牌啊,可以帮人们挡在现实面前,让人不需要真正的思考和交流。

大多数人是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甚至都没勇气认真的剖析自己到底怎么想的。

所以鲁迅才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尤其现在的所谓道德,只是为了让社会更有序,更好管理。

现行的那些道德就是对的吗?未必。

真正的道德,绝对不是循规蹈矩,遵守什么规范,而是能独立的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

4、到底自己的人生重要,还是避免承担责任重要

不思考,随大流,即使心理压抑,也要劝自己忍耐,其实是害怕承担个人选择后的责任。

毕竟,把自己淹没在人海中,被事情推着走,即使最后的结果不遂人愿,甚至是悲惨的,也可以说一句:

“这不能怪我啊。大家都一样受害了啊。”

但是一句“不怪我”就够了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避免承担责任重要,还是把握机会,或者创造机会,让自己和孩子向更好前方走去更重要?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相对自由,不做选择,本来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留下原地。

你仍然有选择的责任。

很多随大流的生活,并不一定适合人群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

大家都做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适合每一个真实的孩子。

很多人在随大流的工作生活中感觉苦闷,麻木,丢失了自己;

很多家长看着自己孩子在繁重的学业中身心受到损害,却很少有人抵抗目前的困境。

这种个人选择的对灵魂的扼杀,不亚于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

灵魂和生命的活气都没了,变成了社会机器的行尸走肉,和死亡距离还有多远呢?

5、独立判断的源头是,是否接受真正的自己

其实人们也都感觉出来好像哪里不对,经常也在抱怨。

但,却很少会真正的思考,抱怨之后,又将自己埋没在昏暗的生活琐碎中。

其实独立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真实。

人一旦活的真实,就会发现一切都很容易。

如果一个人能时刻保持着和内心的自己对话,时刻在审视自己的生活。

问问自己,能否和这样的自己共存,不断地反思,并且把反思的结果运用在自己身上,付诸行动。

做到表里如一,不用外界的规矩,和所谓的口号,陈词滥调来宽慰自己,也就是真正的人格完整。

在任何时候都能冒着承担责任的风险,保持清醒的个人判断。

只要是自己能主动选择,自己有勇气担当后果责任,就不会被这具现代理性下的官僚制机器吞噬。

我们自己,自己的孩子,身边的人才有机会活成真正的,完整,有血有肉,有活气的真正的人。

(0)

相关推荐

  •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书笔记

    一.前言 1942年1月20日之后的某一天,一列火车在铁轨上呼啸奔驰,车上的烟囱像犹太人被扼住的咽喉,吞吐着阵阵生命末期的蒸汽.而在车厢中相互依偎的犹太人,正带着逃脱牢笼后的些许轻松,甚至是对未来的几 ...

  • 现代性、理性与人性——读《现代性与大屠杀》

      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屠杀事件:1915前后发生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受害者达到一百五十万之众:1936-1938年的苏联大清洗屠杀了六十八万至一百三十万左右的苏联人民:1937年 ...

  • 现代性、理性与人性—读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

    本推送为笔者读完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以及<流动的生活>等著作撰写的三篇总结. 大屠杀.切尔诺贝利.道德生成--   对道德进行社会学视角分析的思想家最为有名的当属社会学学科鼻 ...

  • 对《现代性与大屠杀》的思索

    文 / 徐也晴 这理应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将死亡的阴影以最悄无声息和有力的方式扩散到一群素来不受待见的民族身上.从下火车看到铁丝网的那刻起,犹太人一直以来被隔离.被排斥的命运终于被恶化成了终结的符号 ...

  • 艾希曼审判60年 | 是平庸的恶人,还是虚伪的恶魔?

    "Beth Hamishpath"(正义之殿)--庭警高声喊出这几个字,我们应声而起,等待三位法官入席.法官们身着黑色长袍,都没戴帽子,从一侧的入口走进审判庭,落座于前台最高一层. ...

  • 社会人”思维:无法成为野兽或机器的我们

    [按语] 最近一直想写两篇总结,一篇谈一谈社会学的基础思维,一篇梳理一下社会学百余年发展史.有了这两个大概的想法后,一直没有更好的具体的写作思路,迟迟未动笔.后来发现高行云学长推过两个课程大纲:社会学 ...

  • 好文推荐:叔本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静心思考

    好文推荐:叔本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静心思考

  • 一文概述:“让人上头”的东北话,是如何炼成的?

    自古以来,东北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阿尔泰语系民族一直世居于此.可以推断,这些东北土著民族的语言,对今天东北方言词汇系统的组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最具代表性 ...

  • 文涛 | 一个让人变穷的思维习惯

    每日推送喜乐文涛老师课程精华.传递正能量 第一时间获知现场课.沙龙信息 你要知道,我们说穷人的思维习惯,和富人的思维习惯,一个很大的差别就在于,越不够,收入越低的人,越容易陷入到不够,匮乏里的感觉里. ...

  • 叔本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

    本文摘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井然的图书馆.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 ...

  • 我受益良多的一篇戒色文,希望更多人看到

    记得刚从学校毕业那会儿,一次和两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聚会.那时候的我们,刚从学校毕业不久,难免有点意气风发,年少轻狂,谈论的话题也大多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聊到兴头上,一个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说:别看 ...

  • 【刷屏爆文】什么样的人能干大事,极准!

    一.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们还一个人在默默无闻的付出,这种过程是非常孤独的,但如果能挺得过去,我们将会比别人取得更大 ...

  • 每个时代都有思考的和不思考的人

     作者简介:龙应台,华人世界著名女作家,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市大寮乡眷村,1974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留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在纽约市立大学及 ...

  • 王文娟女儿10人看了9人醉!

    2021-04-29 王志萍演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好听的越歌,10人听了9人醉! 多么好听的旋律!送给大家听一听吧 喜欢的朋友请收藏与分给更多人欣赏 一首好歌一段难得的音画带给您 ...

  • 线下空间慢慢会被富人占据,而在线上空间媒体世界里待着的人会渐渐变成无法思考的人

    越是生活在狭窄的房子里,看电视的时间就越长,越是挤在地下铁里,就越会长时间看视频网站,越是低收入人群,越被推挤到线上空间"(例如寄生虫里拼命找Wi-Fi的保姆一家) "线下空间慢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