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裂口验方四则

在寒冷的冬季,特别是大寒前后,常常会出现很多手脚开裂的情况,开裂处周围的皮肤干燥、粗糙、增厚、发硬,裂得深时甚至出血,足部开裂时、行走时足跟着地疼痛难忍,甚为不便,影响生活和工作,我们有什么简便廉验的方法解决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4个简便廉验的小偏方.

0
1

董氏奇穴的木穴和制污穴:

木穴治疗同侧的手脚皲裂,效果非常好。木穴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手指点按。

而制污穴在处理伤口不愈合方面,它一直都非常好用。在治疗手脚皲裂方面,木穴和制污穴都是同侧原则,即哪个手脚出现皲裂,就选择哪一侧的木穴和制污穴来调理。

0
2

芥末治脚裂口:

某亲戚分享了他的偏方:他双脚多年来每到冬春秋季节裂口,脚后跟干燥裂纹最为严重,血拉拉的,有时竟然脚趾头也裂口。抹甘油、清凉油等都不管用,贴裂口膏效果也不大,后来偶然抹上芥末,两次就基本好了。

具体方法是:用40°C左右的温水洗脚,泡10分钟左右,然后擦干,用温水调好芥末,浆糊状,不要太稀,用手抹在患处;穿上袜子,以保清洁;第二天再用温水洗脚,再抹,2-3次即愈。

0
3

醋治好多年的手脚开裂:

学员分享:前几年,每到大寒我的手脚裂口,疼痛难忍,曾多次去医院诊治都不见效。有一年回老家,母亲说:买一斤醋,放在铁锅里煮(注意是铁锅),开过后5分钟,把醋倒在盆里,待温后把手脚泡在醋里10分钟,每天泡两三次,7天一个疗程。果然两个疗程后,我的手脚开裂彻底好了,至今已有10多年不裂口了。

0
4

香蕉皮治手足皲裂:

选熟透的、皮发黑的香蕉一个,放火炉旁烤热、涂于患处,并摩擦一会儿,可以促使皲裂皮肤逐步愈合。

以上几个方法来自义诊临床与民间验方,对根治手脚皲裂、特别是脚后跟开裂确有疗效,并且成本低廉,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如需了解易道堂国医学院

(0)

相关推荐

  • 皲裂症,又是手足皲裂怎么治疗

    如何防治冬季手脚干裂厚.发硬,裂得深时甚至出血,行走时足跟着地疼痛难忍,尤其一到冬天,有些人足干.足 裂更为严重.前些年,我的足跟裂严重,刮袜子裂口处扯着巨疼,每走一步像踩着玻璃渣.拿东西,那滋味太痛 ...

  • 脚裂口

    芥末治脚裂口 用40℃左右的温水洗脚,泡10分钟左右,然后擦干,用温水调好芥末,浆糊状,不要太稀,用手抹在患处,穿上袜子,以保清洁.第二天再用温水洗脚,再抹,2~3次即愈.

  • 【手脚裂口验方4则】 在寒冷的冬季,特别...

    [手脚裂口验方4则]   在寒冷的冬季,特别是大寒前后,常常会出现很多手脚开裂的情况,开裂处周围的皮肤干燥.粗糙.增厚.发硬,裂得深时甚至出血,足部开裂时.行走时足跟着地疼痛难忍,甚为不便,影响生活和 ...

  • 名老中医儿科秘验方四则

    杏林学苑 2019-06-20 ⊙作者:肖展鹏 ⊙编辑:杏林君 湖南省已故名老中医石熙瑞,从事儿科60余年,以擅治儿科疑难杂证而闻名于湖湘.笔者作为其学术传人,在他老诞辰90周年之际,特整理公开他老治 ...

  • 【魏氏祖传秘验方四则】

    魏氏祖传秘验方四则 吾友甘肃会宁魏宁仁,其祖上自隋唐时期便已业医济世,其为家学嫡系传人,现悬壶于甘肃高台县.兹录其祖传秘验方四则. 1.治鼻渊(鼻炎)方: 辛荑花15-30克,苍耳子(炒.打)15克, ...

  • 祖传秘方验方四则

    祖传秘方验方四则

  •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癌验方四则【转载】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癌验方四则 发表者:贾钰华 625人已读 1.肝癌验方--蟾龙散 [方解]蟾酥,蜈蚣.儿茶.参三七.丹参.白英.龙葵.山豆根.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镇痛. 2.食管癌验方--藻 ...

  • 甲沟炎、指头炎屡验方四则

    I导读:甲沟炎.指头炎疼痛难忍,小验方,来试试! 甲沟炎.指头炎 作者/刘有缘 1.土豆白糖面 [组成]白土豆2个,白糖30g,白面50g. [主治]指头炎肿痛难忍. [用法]将上药放在一起捣,直至捣 ...

  • 【毛德西】实用验方四则

    国医大师秘方验方 昨天点击↑(国医大师秘方验方) 订阅精彩内容! 国医大师秘方验方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 ...

  • 甲沟炎、指头炎屡验方四则,一学就会!

    甲沟炎.指头炎 作者/刘有缘 1.土豆白糖面 [组成]白土豆2个,白糖30g,白面50g. [主治]指头炎肿痛难忍. [用法]将上药放在一起捣,直至捣成糊状,将药糊裏贴在患指上面即可. [疗效]上方为 ...

  • 实用验方四则

    古法秘籍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验方,或出自一人笔下,或出于众人之口,多数难以明确渊源,虽无经方那样规范严谨,证治合拍,但却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所以颇受医家与病人的欢迎,有的流传数百年且被载入医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