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国旗下讲话|多一份智慧

 世界读书日,多一份智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熟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发现读书的乐趣。

那么读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读书应该是一个人终极一生的事。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是说生命不息,就应读书学习不止。所以说,在学校要读书,将来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也要读书,让书陪伴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所以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不会有出息,一个不好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其次,多读书,可以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书籍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博览群书,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智慧,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益社会、人生幸福的人,这才是读书的最终归宿。所以我给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读书要坚持下去,要形成一种习惯,要形成一种生活方式,更要让读书成为像吃饭那样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2 .读书要有选择性,要读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现代社会中书籍种类繁多可好书并不多,所以大家要逐渐养成选择好书的能力,很多时髦的书籍用来炒作的成本很大而真正的可阅读价值太小。经验告诉读者,经典的书籍里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咀嚼和深入思考,而且你读了几遍都不生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一本好书抵上一百本烂书。

3.读书要做读书笔记,每一本书读完之后都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一些总结。看明白了与写出来是两码事,很多同学不屑于写此类东西,所以很快就忘记了书中的内容。只有写出来才能加深你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只有写出来,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4.将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在专门阅读自己喜欢的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后,要广泛阅读一些其他不同风格作家的作品。专门阅读可能受益比较大,较明显地感受其风格与思想的影响,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广泛阅读,可以了解多种写作风格,从中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便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