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百景:镜湖诗廊

绍兴镜湖诗廊

鉴湖因被王羲之描绘“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故也称镜湖,一千两百年前曾有400多位唐朝诗人走过浙东唐诗之路,而大部分路线位于绍兴境内,他们泛舟镜湖,两百平方公里浩瀚的镜湖水面,和两岸会稽山脉秀丽风光,令诗人们载酒扬帆、击舷吟唱。据统计,唐代吟诵镜湖的诗作达192首之多。

唐诗之路是绍兴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地在镜湖沿岸修筑了近千米长的诗廊,筑有太白访贺、处处闻渔唱、渔父词壁、越女天下白等诗歌碑廊和雕像,使游客们感受诗意与景物的交融。

2021-04-13

(0)

相关推荐

  • 中秋至|穿越千年,在诗词中品味绍兴月色!

    作家夏目漱石做老师时,学生将"I love you"翻译为"我爱你",他说不如译为"今夜月色真美."东方文化偏于含蓄,在中国的唐诗里,用日月 ...

  • 冬日的绍兴镜湖湿地公园

    绍兴镜湖湿地公园位于绍兴位于绍兴城北,目前初步规划总面积近`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8000余亩,浅滩地1.5万多亩. 镜湖湿地公园水网密集,地下水位高,自然地形为低湿地,分布有植物150多种. 这里还是 ...

  • 【鸿雪诗话】浙东唐诗之路 浙 东 启程

    _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诗品如人 ...

  • 浙江绍兴,如何凭借一片湖成为千年名城?

    △从空中俯瞰柯岩风景区,碧水如镜,著名的"柯岩八景"点缀其中,以船为车,漫游其间,如在画卷中.胡劲松/摄   如果说要选择五千年来浙江的古城,非良渚莫属: 如果要选择二千年来浙江的 ...

  • ​镜湖水颂

    戏仿唐诗067 画书拉唱才能好,喝酒猜拳半醉归. 二十居然老师是,七旬犹算小侬稀. 镜湖水畔唐诗路,霞客道中袁指挥. 研究義之王罕岭,爬山勇敢有声威. 附原唐诗:曲江/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 ...

  • 日暮乡关 ——故乡是画是史是戏是谜又是诗

    日暮乡关何处是, 遥望南天愁缱绻. 年年新岁不归人, 我在北国怀故园-- 我爱赏画, 绍兴是一幅赏不完的画. 一泓镜湖,三大名山, 引王.谢大家南迁, 以酒酿成多少美篇. 迤逦浙东唐诗路, 徜徉青山碧 ...

  • 绍兴百景:西园龙山诗巢

    绍兴西园龙山诗巢 龙山诗巢是著名元朝诗人杨维桢为纪念陆游而结社创建,起初设在西园旧址飞盖堂,后人立贺知章.秦系.方干.陆游.杨维桢.徐渭六位诗人的塑像,每年逢徐渭和陆游的生日设坛祭拜,并聚会赋诗.数百 ...

  • 绍兴百景:府山

    绍兴府山 位于城区西北隅,面积22公顷,顶峰高74米,也称卧龙山和种山,为春秋时期越国都城的子城,作为王宫时间长达74年,之后历代府衙也设于此山东麓,故又得名府山. 古越国遗迹散布于山上山下,现存越王 ...

  • 绍兴百景:府山越王台

    绍兴府山越王台 是古越国都城遗址上的重要建筑,越王勾践的点将台,宋代1222年为纪念勾践复国而建,1940年被日军军机炸毁.1981年在旧址上重建,台基为宋代遗构,有拱形大门,极似城门:上部分为宫殿式 ...

  • 绍兴百景:府山越王殿

    绍兴府山越王殿 是越王勾践的宫殿,原有宋代建筑,1940年被日军军机炸毁,1982年重建,为环廊式殿宇,飞檐微翘,沉稳大气,殿内有越国大夫文种.范蠡和越王勾践石刻画像,正中悬"于越江山&qu ...

  • 绍兴百景:府山龙头古柏

    绍兴府山龙头古柏 这株形似龙头的枯柏挺立于越王台与越王殿之间,相传是南宋遗物,距今已有890年,阅尽千年沧海桑田,饱经岁月风霜洗礼,树干笔直挺拔,指向天空. 古柏与绍兴城得名同年.北宋灭亡后,南宋始, ...

  • 绍兴百景:府山清白泉

    绍兴府山清白泉 越王殿下岩壁旁有一处石筑围栏,名清白泉,是北宋遗迹.1039年范仲淹任越州知州时,偶然在山岩中发现一口废井,泉水白亮,清理后名其"清白泉",借此表明自己为官遵循清白 ...

  • 绍兴百景:府山文种墓

    绍兴府山文种墓 从越王殿西侧沿石板路往上,转西北再上二十米,拜谒越国大夫文种墓.墓呈圆形,高约1米,块石垒筑,黄土封顶,墓前一座石亭,亭中立有"越大夫文种墓"碑,背面所刻1981年 ...

  • 绍兴百景:府山三蓬亭

    绍兴府山三蓬亭 位于文种墓下方,三角三柱的亭很少见,名为三蓬,是后人为纪念文种而建.相传文种曾进献"伐吴九术",结果越国仅用了其中三条计策就瓦解了吴国.越王勾践忌惮文种的谋略,赐剑 ...

  • 绍兴百景:府山摩崖石刻

    绍兴府山摩崖石刻 位于府山最高点峭壁上,共七块,其中四块清晰可辨,分别镌刻于唐宋明三个朝代.一块是开山刻石,记载开山之年为唐贞元五年(789):一块是"种山",系文种墓得名题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