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堰古村落:她八百多年了,还是那么完美

芝堰古村落:她八百多年了,还是那么完美

芝堰古村落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北部山区黄店镇境内,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元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在这个十分宁静的古村落里,古街、古巷,灰瓦、白墙,水渠、池塘,天井、过道,无不印记着芝堰古村古时的繁华。

旅游业商业化的发展,打破了不少古朴旅游地原有的那份宁静美好。而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不被商化的更是寥寥无几。芝堰古村,大概就是如今难能可贵的旅行地之一。

“芝堰”寓意以芝溪筑坝,灌溉良田,水绕全村,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以田地养育子孙,靠教育培养后代,暗合古代中国耕读为本的教育文化。拥有840年历史的芝堰古村落,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徽派建筑人文气息堪与西姜的姜氏宗祠、诸葛的丞相祠堂相媲美的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芝堰古村就是一座弢迹匿光的存在。

芝堰不愧为“文房四宝村”。芝堰陈氏先祖按照中国风水环境随类赋形的设计原理,以南北相向、贯通村中的街道象征毛笔,以北面陈陀山的“金交椅”象征笔架。街面上明、清和民国期间的店面楼堂比比皆是,其中有安寓客栈、银楼当铺、骑街木屋、碧水一径跨墙而过。以占地1300平方米的陈氏宗祠“孝思堂”象征一块墨。以整座村落所处的平整的田畦象征白纸。以南面的“半月塘”象征砚台。芝堰陈氏后裔,世代耕读结合,勤劳耕作,书香熏陶,温文尔雅是芝堰村民的标签。

漫步村庄,也许会令你更加感慨。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已是不易,而淳朴的民风却是让人更加惊讶的意外。世世代代的生活习俗好像一直在传承,在你抱怨自来水的污染系数有多高的时代,这里的居民依然在放心地用着门前流淌的纯天然水。

祖先给这个面积仅7.47平方公里、住户330多家,村民仅15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芝堰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60余幢民居、9座祠堂、5处骑街楼、1条500米古街、8棵古树、3处庵庙道观,总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全村建筑的博大、保护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蕴之深,为外界所叹服。

“九堂一街”是芝堰古村的明清的建筑特色,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如果有时间有兴趣你可以数一数,它真的存在“九堂”。只是,你可能要认真一点。它比较“调皮”,隐藏得深。

芝堰选址巧妙,水系完整,其一水绕村、半边路半边水的格局,构成了芝堰与众不同的风貌。从人与居住环境的角度看,芝堰古村落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全村的人工水系。芝堰的古建筑景观和水系景观的建设是整个古村落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众多的传统古村落中极为罕见。芝堰人在治水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水在生产、生活、美化环境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在村落的布局上,贯穿古水系,把水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楼舍多沿村内水渠而建,引水入宅,宅内建水池,设花坛,栽种苗木、花草,弄巷纵横交错,多设底下水道。水长流,水不息,水自然流入村舍池塘,使村落充满生动感,生命感,生生不息。

傍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民居,古朴的院墙,斑驳的雕梁画栋,无一不在彰显着这儿过往的繁华缩影。置身于古村之中,能深切体会到这座经历几百年的沧桑陵谷,在悠久岁月中酝酿出古朴的芝堰驿道文化。

芝堰人是勤劳的象征。种种菜,做做手工活,村民们仍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作息。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生活在如此美妙的“画卷”里,管你外面的大千世界有何精彩都不足以比拟这儿的岁月静好!

如果说乡愁,那么芝堰古村就是有那种神奇的魔力——唤起你心底最真切的归家渴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