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灵的清静,老子教你这么做!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清静,人间正道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

世人都爱繁华,繁复之美,追求钱财永远不会嫌多,追求权利永远不会嫌大,追求快乐永远不会感到餍足。老子告诉我们,世人都只是缘木求鱼,清静才是人间正道——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庄子》认为“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就是说恬淡、寂静、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第16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明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

人生有意义的东西很多,人要活得精彩就必然要孜孜以求,但我们却应该把握住“清静”为天下正的这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灯红酒绿里丧失本性,不会在忙忙碌碌中迷失方向。

清静,最难得的清福

人事间的各种福气,总起来叫洪福,就是大福气、好福气。

人生最难得的不是享口福,不是艳福不浅、洪福齐天,而是享清福,而清静是最好的清福。

一杯混浊的水,经过长久的平静,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细细品味生活。

明朝有个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烧香拜天。拜了三十年,非常诚恳,有一夜感动了一位天神现身。天神说:你日日拜天,很诚恳,你要求什么?这个人说:我什么都不求,只想一辈子有饭吃,有衣服穿,不会穷,多几个钱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没有病痛,无疾而终。这个天神听了说:哎唷!你求的这个,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要官做的大,财发的多,都可以答应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没法子给你。

一个内心清静的人,往往可以明察秋毫,看穿表面的浮华,直接看到事物本质,因而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不会被世俗利欲所困扰。

一个人若能做到清静,在道德水准上就达到了一种高度,自然能够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无论生活环境优劣,都会生活得很安宁,不会产生忧思困苦。因此要想生活得自然平和,首先要有一颗清静的心;要想保持心灵从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

清静,最好的养生之法

清静,是养生的根本。人生若能努力致虚守静,即努力达到虚无寂寥的极致,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层次,抛却世事的纷繁芜杂,让心灵归于宁静,自然就会拥有快乐而安宁的生活,也就拥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形体健康取决于精神清静,清静可以使人心和,心和而后才能保全形体;如果精神躁乱,则心思驰荡,而伤害到身体健康;而要保全形体,就必须通过修炼,达到精神的清静。

《道德经》第31章说,“恬淡为上”。安静无为才能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达于至道,必须要培养一颗清静之心,才能合乎天地之德,保障身心的健康与人生的超越,生活得无忧无虑。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丧失了过去的平静,人心变得烦乱,严重影响着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不妨留住一种心神清静的意境,正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守住心灵的清静,才能保持内心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获得健康的身心。

(0)

相关推荐

  • 我读《老子》之燥胜寒耶寒胜燥

    <老子>就是<道德经>,也叫<五千言>.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聃)写的,81条(章)5162个字. 深圳有1200个公园,颜值最高的要算香蜜湖公园,游客量很大.公园附近 ...

  • 老子教我们怎么做好事

    正文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字词解 和:合好,和解 大怨:深重的怨恨 安:哪里 左契:契券,古代借贷金钱. ...

  • 守住心灵的窗户:十部颠覆人性的电影!

    特级供销社 为中老年提供R级电影 公众号 点击小程序图片即可观看 01 <狗镇>2003 导演:拉斯·冯·提尔 主演:妮可·基德曼 / 哈里特·安德森  类型:惊悚 / 悬疑 / 人性 地 ...

  • 老子教你做人, 道德经中10个成语, 做到了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经>是中华的传统文化瑰宝,很多现代成语都出自<道德经>,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虚怀若谷.大象无形等等.这些成语背后蕴含的为人处事的道理,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下 ...

  • 老子教你如何处理风险

    对于风险这个问题,作为圣人的老子早就全盘考虑过了,并把应对方法写在<道德经>第十三章. 开篇就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能看破"身& ...

  • 奇子  老子教学童                       正六斋收藏奇石供君欣赏

    奇子&#160; 老子教学童&#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正六斋收藏奇石供君欣赏

  • 守住心灵宁静,享受尽责快乐。剪一段流年时...

    守住心灵宁静,享受尽责快乐.剪一段流年时光,握一路相随的暖,用平凡铸就非凡,用自律守住内心的静好,把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Ⅱ※图片选自丹心书画一一彩墨山水画家周国民作品欣赏(二) 横图

  • 守住心灵的平静

    惟有安静,才能细品心灵的芬芳,才能倾听灵魂的声音,才能领略生活的真谛.               安静让人在平凡的生命中安享平凡的愉悦,是恬静的,蓬勃的,丰盈的生命.                ...

  • 请守住心灵那最后一片净土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解不开的结.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他们心中的那一抹蓝.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高度,一种精神寄托,我们统称为净土.而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为的就是要守住灵魂深处的最后一片净土. 谈 ...

  • 散文||守住心灵的契约

    守住心灵的契约 周爱东||江苏 帐内一灯如豆,帐外朔风凄凄."蜀"字旗在寒夜里咧咧作响,营地沉浸在浓密的夜色里.屡出祁山,总功亏一篑,眼见成功在即,又逢司马懿坚壁不出,愁坏了蜀军众 ...